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用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不辞劳苦的深情。 |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出诗人离开故乡后新鲜、欣喜的体验。 |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对比阅读- (共1题)
2.
(古文阅读)《三峡》对比阅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沿溯阻绝
(2)不以疾也
(3)迳黄牛山
(4)犹望见此物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小题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特点);(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特点)。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描写。(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沿溯阻绝
(2)不以疾也
(3)迳黄牛山
(4)犹望见此物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B.绝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 |
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 |
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小题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特点);(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特点)。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描写。(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