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根据选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所写的四件趣事。(不超过20个字)
【小题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小题4】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小题5】仿照文段中的画线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写一段话。
3.名著阅读- (共1题)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_________》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其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4.课内阅读- (共1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