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花甲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46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6

1.简答题(共1题)

1.
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7%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
(2)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用托盘天平正确称量所需的蔗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蔗糖固体
B.减少适量蔗糖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2.选择题(共16题)

2.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A.
B.
C.
D.
3.
室温为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4.
每年5月底6月初,杨梅快熟的时候,我市就会进入“梅雨季节”,许多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镜子,瓷砖和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
5.
某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拿起烧杯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
6.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在南极考察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D.把“铅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不会熔化,说明“铅丝”的主要成分不是铅
7.
一杯30℃的硝酸钾溶液100g,第一次恒温蒸发20g水析出9g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A.一定等于9克B.一定大于9克
C.可能小于9克D.可能是9克,也可能大于9克
8.
油、盐、白糖、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大豆油B.食盐C.白糖D.醋
9.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
B.倒入溶剂时有少量溶剂留在量筒中
C.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错托盘了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10.
下列实验中都用到水,对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11.
X物质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X是()
A.臭氧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氟利昂
12.
2013年12月宁波经历了严重的雾霾的污染,下列关于雾霾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燃放鞭炮短时间内会造成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急剧增多加剧雾霾天气
B.“雾”和“霾”都能使能见度下降,所以其实是同一种现象
C.形成雾霾原因很多,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D.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13.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会产生浓厚的白烟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红磷燃烧结束后,可以立即打开止水夹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14.
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相同温度的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ab高度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食盐水溶液
C.洁净的空气D.稀盐酸
16.
下列现象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A.水从高处向低流B.把药液注射进肌肉
C.把药液抽进针筒D.给自行车打气
17.
有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②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③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填空题(共11题)

18.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熔点是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分钟的时间;在BC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
19.
在温度t℃时某同学分别向质量均为50克的4份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酸钾后得到溶液,测得加硝酸钾的质量与所得相应溶液的质量如下所示:
序号
1
2
3
4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克
90
100
105
105
 
请分析:(1)  (填序号)为不饱和溶液,如果要将这些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该同学测得温度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克? 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0.
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__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热量。
21.
回答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有关知识。
(1)蔗糖水中__________是溶质,碘酒中_____________是溶剂。
(2)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B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实验: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对于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如果不纯净则很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  
(2)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3.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在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发生什么现象 ,用文字表达式说明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24.
2011年11月,我国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病患者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氟利昂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PM2.5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治理PM2.5改善大气质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如左图是三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放在一个透明上方敞口大玻璃杯中。从杯口缓缓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三支燃着的蜡烛,最先熄灭的蜡烛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的烧杯中盛有65℃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足够量的白磷,然后将一支有刻度的大试管垂直插入烧杯中,试管口罩住白磷(已知白磷的熔点为44℃,着火点为40℃)。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6.
空气中主要组成成分及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氦气
氩气
氖气
沸点(℃)
-195.8
-183.0
-78.5
-268.9
-185.7
-246.0
 
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
(2)“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27.
炒菜时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其目的是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中的     ;森林着火后,消防队员在火势的前方砍到一片树林的目的     
28.
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陆地、   和生物体内。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