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45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3

1.简答题(共4题)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甲物质的溶解度
 
2.
在农业生产中,常要用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2000克。问:
(1)2000克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
(2)若在此溶液中加水500克,则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3.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浮力的实验时,把一物体压入水中并完全浸没,放开手后,发现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他已测出物体重力为6N,该物体体积为10-3m3求: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ρ=1.0×103kg/m3  )
(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向上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3)该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
4.
小华查资料得知:大象质量为2t,平均每只脚的触地面积为400 cm2。某女士的质量为50kg,每只高跟鞋的触地面积为5 cm2。现在大象和女士都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试通过计算判断谁对地面压强大?

2.选择题(共18题)

5.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6.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7.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克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5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
在玉雕中有一种镂空技法,所谓“镂空”是指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如图所示)。对这块玉进行“镂空”雕刻过程中,这块玉不变的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D.溶液一定是一种混合物
10.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10℃时,分别用100g的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11.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2.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食盐水过滤后,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C.蒸发时,滤液应放在蒸发皿中
D.蒸发滤液时,直接蒸发至没有水分时为止
13.
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四位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
A.AB.BC.CD.D
14.
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
B.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
C.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
D.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
15.
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全部浸没在水中,木块上升是因为所受的浮力大,铁块下沉是由于所受的浮力小
B.同一物体在液体内部沉没的越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C.同一物体全部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D.浮力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6.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一般高气压区为晴天,低气压区为阴雨天
C.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
D.胶头滴管、吸尘器、密度计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17.
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B.气球被太阳晒破
C.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8.
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A.
B.
C.
D.
19.
用压强计进行液体压强探究过程中得到甲、乙图示的结果。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
B.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C.若甲、乙两图中是同一种液体,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若甲、乙两图中不是同一种液体,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20.
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和小华用同一只平底碗放在面粉盘中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右图所示,下面是他们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碗对面粉盘的压力相同
B.两只碗对面粉盘的压强不相等
C.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1.
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22.
左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右图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3.填空题(共6题)

23.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10-5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牛。
24.
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根据上图回答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称量时先在左右托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然后_________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氯化钠固体加入左盘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2)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5.
甲乙两物体是材料不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其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现分别将两物体加工成质量相同的两实心小球,则两小球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26.
说出下面科学量的意义:
(1)“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表示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7.
玉环县地处沿海,拥有一些晒盐场,玉环实验学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
(1)盐场是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的,这是利用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方法来结出晶体。
(2)如图为精制粗盐实验中过滤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3)如果经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28.
如图所示,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