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7题)
2.
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如图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3的复合材料组成。

(1)求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 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N/kg)

(1)求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 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N/kg)
3.
王大妈在路上碰到一老年人,流着眼泪,说钱被偷了,无法回家,愿把自己金戒指以低价卖了。王大妈看那金灿灿的戒指,这么便宜,高兴得不得了,就买了。回到家,她孙子说这有可能是假的,王大妈不相信,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她鉴别一下吗?

(1)王大妈的孙子把戒指带到中学实验室,称一下发现戒指的质量为36克,戒指体积如图,试问:戒指的密度是多少?戒指是金制的吗?( ρ金=19.3×103千克/米3 )
(2)如把36克的戒指从量筒中拿出,放在1米2的水平桌面上,戒指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1厘米2,问戒指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压强为多少?(g取10牛/千克)

(1)王大妈的孙子把戒指带到中学实验室,称一下发现戒指的质量为36克,戒指体积如图,试问:戒指的密度是多少?戒指是金制的吗?( ρ金=19.3×103千克/米3 )
(2)如把36克的戒指从量筒中拿出,放在1米2的水平桌面上,戒指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1厘米2,问戒指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压强为多少?(g取10牛/千克)
4.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_____;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_____;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5.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6.
某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蜂蜜,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20毫升用于调制蜜糖水,问:

(1)这20毫升蜂蜜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糖 克。
(2)他将这20毫升蜂蜜与16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溶液中糖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这20毫升蜂蜜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糖 克。
(2)他将这20毫升蜂蜜与16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溶液中糖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选择题- (共18题)
9.
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市里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
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10.
甲、乙、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
B.温度降低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C.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
D.使乙物质从一定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
11.
有一只250克的烧杯,装满了水,质量共为650克,现投入质量为50克的小石块,溢出了20克水。由此可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为()
A.5克/厘米3 |
B.2.5千克/米3 |
C.2.5克/厘米3 |
D.无法计算 |
17.
一圆台形木块如图甲所示放置,现把它翻过来按如图乙所示放置,下列正确的是 ( )


A.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 B.翻过后对地面压力变小,压强变大 |
C.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 D.翻过后对地面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
18.
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
C.白天气温高,大气压强变大 |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
19.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
22.
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
B.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 |
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 |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
23.
在以下词语中: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鹅毛大雪 ④四季如春 ⑤和风细雨 ⑥长夏无冬 ⑦冬雨夏干 ⑧雷电交加,描述天气的有()
A.①③⑤⑧ |
B.②③④⑧ |
C.①③④⑤⑧ |
D.①③④⑤⑦⑧ |
3.填空题- (共6题)
26.
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1)写出仪器名称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7.
生活中的小科学:
①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饭菜熟得更快。
②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____________(“增大”、“减小”)刀对菜的压强。
③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______有关。
④厨房里我们常用吸钩挂抹布,其实吸钩能够吸在墙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①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饭菜熟得更快。
②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____________(“增大”、“减小”)刀对菜的压强。
③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______有关。
④厨房里我们常用吸钩挂抹布,其实吸钩能够吸在墙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0.
2001年6月3日,CCTV在云南抚仙湖第一次现场直播了水下考古的过程。这次水下考古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和潜水艇相同),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靠 来实现的,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 ,水对它的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者“减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