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9题)
1.
用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只有正确认识了物质,才能合理改造和应用物质.请你运用归纳/演绎、实验、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认识氯化钠.
(1)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运用(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__ .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
(2)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3)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________ ,不同点有 ________ .
(4)用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改造物质从古希腊炼金士到今天的化学工作者,都用了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证明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可采用蒸馏法和结晶法中的________ ,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蒸馏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________ ,通过结晶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 ________ .
(1)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运用(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__ .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________ 法.
(2)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3)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________ ,不同点有 ________ .

A.易溶物质 | 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向 | 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 D.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E.23℃时的溶解度 | F.40℃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 |
2.
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左右, 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鸡蛋(填“甲”、“乙”或“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鸡蛋(填“甲”、“乙”或“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 B.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 C.氯化钠中有杂质 |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
3.
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中含有较多量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兴趣小组称出粗盐样品质量为5g,进行粗盐提纯。
A.
B. 
(1)室温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计算要溶解5g粗盐,至少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
(2)粗盐溶解后要过滤,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A”或“B”);过滤之后澄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所得精盐转移到纸片上,称量其质量为3.8g,则精盐产率是________。(产率"=" 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小明觉得产率偏低,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A.


(1)室温为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计算要溶解5g粗盐,至少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
(2)粗盐溶解后要过滤,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A”或“B”);过滤之后澄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所得精盐转移到纸片上,称量其质量为3.8g,则精盐产率是________。(产率"=" 所得晶体的质量/所取样品的质量×100"%")小明觉得产率偏低,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4.
某工厂化验室常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
(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 g;
(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g恰好能将100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 g;
(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g恰好能将100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________ g,水________ 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添加砝码D.调节平衡螺母
(3)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填字母)

(4)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________ (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________ (填序号).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蒸发皿
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
(5)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无法确定

(1)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________ g,水________ 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添加砝码D.调节平衡螺母
(3)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填字母)

(4)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________ (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________ (填序号).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蒸发皿
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
(5)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无法确定
6.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

问:
(1)浸没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____
(2)物体的密度是多少?____

问:
(1)浸没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____
(2)物体的密度是多少?____
7.
如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6.2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灯因素的影响),求:

(1)长方体A的重力;____
(2)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
(3)长方体A静止在江底时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
(4)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

(1)长方体A的重力;____
(2)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
(3)长方体A静止在江底时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
(4)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
8.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上________季多,________季少。
(2)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已通水的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________水库引水,向北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简称)京、津等沿线城市供水。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4)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其辖区内的耕地以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上________季多,________季少。
(2)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已通水的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________水库引水,向北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简称)京、津等沿线城市供水。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4)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其辖区内的耕地以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9.
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地球上的水 96.53%是________,只有 2.53%是淡水。
(2)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降水,②蒸发,③________,④植物蒸腾,⑤地表径流等。

(1)地球上的水 96.53%是________,只有 2.53%是淡水。
(2)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①降水,②蒸发,③________,④植物蒸腾,⑤地表径流等。
2.选择题- (共20题)
12.
t℃时,将一定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再降温到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掉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的晶体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关系为()
A.c=a+b ![]() | B.c=a+2b ![]() | C.c=2a+b ![]() | D.c=2b-a |
13.
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的 |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
C.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14.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
16.
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
B.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
D.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
17.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
19.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
2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B.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克 |
C.任何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
D.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 |
C.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D.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
22.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 ![]() |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C.水由水分子构成![]() |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24.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
25.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将t1℃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
C.当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D.将t2℃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
26.
用如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 kg/m3 |
27.
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
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
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
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
28.
如图,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米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牛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6牛 | 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米3 |
C.木块的密度是0.6千克/米3 | D.放置铝块前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
29.
当今世界,水资源危机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水很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
B.地球上水的总量在不断减少 |
C.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量不多而且不断被污染 |
D.海水不能被淡化 |
3.填空题- (共6题)
30.
60℃时,将36gKNO3溶于204g水中,
(1)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取第二份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入固体________ g;
(4)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 g.
(1)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取第二份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入固体________ g;
(4)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 g.
31.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选填“1”或“2”)。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选填“1”或“2”)。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
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3.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30℃时,将50克硝酸钾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 | 氯化钠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1)30℃时,将50克硝酸钾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4.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填字母)。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球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同。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球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9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