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3.
鸡蛋的形状呈 ________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 ________ 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 ________ ,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________ ,最后________ 。若鸡蛋放在食酷中,观察到有 ________ ,长时间后,又会出现 ________ 的现象。
2.选择题- (共19题)
4.
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8mL,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 12mL![]() | B.等于 12mL![]() |
C.大于 12mL![]() |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mL |
5.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A.18 ℃ | B.20℃ | C.22℃ | D.24℃ |
6.
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 |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
10.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 PM2.5 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um 的颗粒物,单个PM2.5 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 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 B.2.5μm=2.5×10-5dm |
C.2.5μm=2.5×10-6cm ![]() | D.2.5μm=2.5×10-9m |
11.
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 |
B.体温计比较精确是因为它玻璃泡较大,玻璃管较细 |
C.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测量部分进行读数![]() |
D.将体温计放到沸水中进行消毒 |
12.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13.
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监控“疑似病人”的体温是否异常。为了保证“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检查病人体温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在测量每次体温后,对体温计进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来水冲洗 | B.在沸水中煮沸 |
C.用酒精灯火焰烧 | D.用酒精棉球搽拭 |
15.
把铜线密绕在铅笔上测铜线的直径时,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线重绕,并放在直尺的不同部位读数,可是三次的测量结果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由于绕线的松紧不同 ![]() | B.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
C.由于铜线的粗细不同 ![]() | D.以上原因都可能 |
16.
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2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A.60℃![]() | B.65℃![]() | C.50℃![]() | D.40℃ |
18.
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0 枚 l 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平均值 |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 1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19.
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 |
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
C.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
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且示数要低点 |
22.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


A.①③④⑦![]() | B.①②⑤⑦![]() |
C.②③④⑥![]() | D.②⑤⑥⑦ |
3.填空题- (共6题)
25.
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_____________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
(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
(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_____________
27.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必要的。答: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必要。这块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