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43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30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 ____(填名称);
(2)小明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明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     _;按照她的方法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 __g;
(3)小明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     ___(水的密度为1g/cm3)。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准确的选项有哪些(    )(可多选)
A.食盐中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2.选择题(共17题)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粉末状药品B.点燃酒精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称氢氧化钠固体
3.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餐具上的油污用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洗去
4.
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A.氯化钾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34.0g
C.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5.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克水溶解20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
C.20℃时,32克某物质需要100克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2克
D.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了18克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8克
6.
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以下做法能使小球下沉的是()
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
B.蒸发一些溶剂,恢复到室温
C.升高温度,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D.降低温度,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7.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
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它原因
8.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
A.氧气和氮气B.铜粉、铁粉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D.食盐和沙子
9.
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C.b试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0.
将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11.
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图)。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12.
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13.
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实验中F1F2F3F4的关系式是( )
A.F1=F2=F3=F4B.F1 F2 = F4 F3
C.F1=F2F3=F4D.F1 F3 = F4 F2
14.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15.
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A.鸡蛋的重力减少,重力小于浮力
B.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
C.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D.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16.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17.
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18.
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3.填空题(共6题)

19.
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即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0.
将少量①菜油、②醋、③蔗糖、④胡椒粉、⑤味精粉、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_ 形成溶液。(填序号)
21.
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
(2)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2.
科学施肥是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它溶于水会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使得溶液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若要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23.
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24.
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通过改变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环节来改善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