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一中实验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返校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425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简答题(共1题)

1.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_________
A.B-F -C    B.E-A-G
C.A–D-G    D.A-G
(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
A.地热能
B.太阳能和重力能
C.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
D.重力能

2.选择题(共15题)

2.
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可以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大小影响因素的是(    )
A.实验①和②B.实验②和③C.实验①和④D.实验①和③
3.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以适应环境。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特点与缺水环境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猴面包树的茎内驻有大量的水B.成熟的西瓜内驻有大量的水
C.骆驼一次喝大量水并储存在胃中D.仙人掌之类的植物具有叶刺
4.
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10g食盐
B.蒸发掉50g水
C.加入50g水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食盐溶液
5.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至过量(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则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不变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6.
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7.
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B.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
8.
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氯化钠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B.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D.图③和图④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
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比较深的地下淡水、湖泊淡水B.河流水、固体冰川水、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水、湖泊淡水D.河流水、湖泊淡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10.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B.生成物中两种分子大小相同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11.
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的设想图。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变大
12.
下列物体不受液体浮力情况的是(    )
A.水中的气泡B.漂在水面上的树叶
C.水中的桥墩D.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头
13.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1N
B.步骤乙中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1N
C.步骤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2N
D.步骤乙中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2N
14.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A.1.0牛B.1.2牛C.1.4牛D.2.6牛
15.
浸没在水中小球所受浮力方向应为图中(   )
A.1B.2C.3D.4
16.
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ρ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P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P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F

3.填空题(共7题)

17.
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溶于汽油,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18.
某校举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
A组实验:提纯粗盐.
(1)粗盐提纯要经过三个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A.①②③  B.②①③ 
A.③②①B.②③①
(2)以上三个步骤中都用到玻璃棒,请问玻璃棒在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B组实验: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1) 按实验要求,右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填名称)
(2)为完成该实验,应称取固体氯化钠5克。若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导致配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  (填字母)
A.量取水时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就使用
C配置完成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部分液体留在烧杯中
19.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接通直流电后,两只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且两管内液面均下降___________。
(2)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为______mL.
20.
每年,我国各地区都由不同程度的旱灾,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

(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相符的是___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子和细沙的作用是______.
21.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C与A、B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13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FA______ FB,FB _______FC。(选填“>”、“<” 或“=”)
22.
如图是验证“______原理”的实验,该实验需要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可利用器材______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利用量筒测量排开液体的______,根据图(a)、(c)可知,此时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牛。
23.
某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开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____?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____?现在在木块上放一重物,刚好使木块全部浸没,求此重物至少多重? ____ (g=10N/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