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至过量(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则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不变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4 01:24: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温度为______℃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
(5)要配制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__
同类题2
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_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散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_______
同类题3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5g、6g、6g某固体X,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固体X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____
(填“甲”、“乙”或“丙”)。
(3)t
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t
1
℃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②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③溶液质量:甲>乙
同类题4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
B.图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图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同类题5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150g,将上述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
(1)往一份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固体全部溶解。求这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将另一份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未析出晶体,则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多少?______________
(3)若要将第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30%,需要加入4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