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重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

求:
(1)圆柱型重物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捞前,圆柱形重物的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________
(3)从打捞开始到圆柱形重物刚刚全部露出水面,汽车共对重物做了多少功?________

求:
(1)圆柱型重物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捞前,圆柱形重物的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________
(3)从打捞开始到圆柱形重物刚刚全部露出水面,汽车共对重物做了多少功?________
2.
用12V的电源为微型电动机供电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当把滑片移到最左端时,闭合开关S,电动机开始转动,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电流稳定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已知电动机转动时欧姆定律不适用,并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试解答下列问题。

(l)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_________________.
(3)电动机线圈电阻.____________
(4)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

(l)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_________________.
(3)电动机线圈电阻.____________
(4)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把里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为G物,动滑轮的重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工人的拉力为F,不计绳重和摩擦。

(1)请推导:F=G动2(1−η);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动滑轮的自重5N,拉绳子的机械效率为80%,则工人的拉力是多大?_______

(1)请推导:F=G动2(1−η);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动滑轮的自重5N,拉绳子的机械效率为80%,则工人的拉力是多大?_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4.
小乐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在染色后进行了 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 |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 |
5.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
B.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动物有2种 |
C.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那么鹰体内毒素最多 |
D.蛇和鹰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
6.
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 |
C.步骤③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
7.
图中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
B.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C.白天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
D.一昼夜内该植株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N点对应的时间 |
8.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
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 |
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 |
9.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B.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D.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
10.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在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划出一道道的横线(如图所示).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A.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 |
B.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 |
C.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互相挤压而损坏 |
D.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 |
11.
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
D.加入铝粉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滤液的质量 |
12.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固体a是铜 |
B.X一定是Na2SO4 |
C.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 |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
13.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向a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②取少量b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④该温度下,向d点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不变
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向a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②取少量b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④该温度下,向d点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不变
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14.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B.《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是由于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
C.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代谢,最终的代谢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 |
D.常温下可用钢瓶运输储存液氯 |
18.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图,行驶中,磁铁靠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其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19.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 B两物体上,使A. 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A.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
B.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
20.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 B.p甲=p乙;F甲<F乙p |
C.p甲>p乙;F甲>F乙 | D.甲<p乙;F甲<F乙 |
21.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在美轮美奂的光影中,冰上少年与智能机器人随音乐共舞,20多名机器人动作整齐划一,精准优美,和炫舞少年相得益彰,关于正在表演的机器人和冰上少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
B.表演过程中,少年具有惯性,机器人没有惯性 |
C.会场里的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少年耳朵里的 |
D.音乐声在会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
22.
所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的机械能最大 |
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变小 |
C.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D.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
23.
中国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山,有关猜想合理的是
A.山脉高耸入云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
B.岩层中发现贝壳化石,说明地壳在运动 |
C.山坡上大t岩石的风化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D.山脚植被茂盛.山顶冰雪皿盖是纬度造成的 |
3.填空题- (共8题)
24.
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水,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该图.请回答: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理由是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___.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理由是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
(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___.
(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免疫.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免疫.
(3)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
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免疫.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免疫.
(3)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
26.
(1)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放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某同学在处理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物废液时,加入一定量烧碱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蓝色。则上述过程中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
(2)某同学在处理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物废液时,加入一定量烧碱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蓝色。则上述过程中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
27.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序号)。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
28.
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
29.
往100g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分析计算:

(1)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反应。
(2)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1)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反应。
(2)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30.
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选填:“B”、“C”或“D”)。

31.
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绿色能源,这里的“地热”是指地下一定深度的地层温度,一年四季保持恒温。当深度约为lOOm时,地温大约为20℃;若深度达到千米时,地温可达45℃以上。“北京奥运最大地热供应建筑群”利用了浅层地热供热,以替代空调设备和锅炉。如图(甲)是地热供应建筑群冬季供暖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在地下装有内外套管,分别形成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地面上方散热器相接,这一设备是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消耗少量电能来完成的一个封闭的循环水路。举世闻名的西藏羊八井热电站,利用了深层地热发电,其发电原理如图(乙)所示。地热井口喷出来的汽水混合物经处理后,蒸汽送入汽轮机进行发电。现总装机容量已达到2.5×107W.
综合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地热能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地热发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若羊八井地热站一天的发电量可供100台“220Vl000W”的微波炉正常工作150天,试求该发电站的供电效率____________;
(3)结合地热发电的情况,请你从环保的角度评价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
综合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地热能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地热发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若羊八井地热站一天的发电量可供100台“220Vl000W”的微波炉正常工作150天,试求该发电站的供电效率____________;
(3)结合地热发电的情况,请你从环保的角度评价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