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8题)
1.
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要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
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
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变化,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已排除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1)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甲组蔬菜光照1小时后合成的有机物质量_________1毫克(选填“>”、“=”或“<”);
(3)若下图表示丙组蔬菜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变化,则图中表示该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哪一段时间?(用字母表示)________ ;

(4)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_____。
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
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变化,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已排除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组 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温度(单位:℃) | 23 | 24 | 25 | 26 | 27 |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毫克) | ﹣1 | ﹣2 | ﹣3 | ﹣4 | ﹣2 |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毫克) | +1 | +2 | +3 | +4 | +2 |
(1)将蔬菜光照1小时后,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甲组蔬菜光照1小时后合成的有机物质量_________1毫克(选填“>”、“=”或“<”);
(3)若下图表示丙组蔬菜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变化,则图中表示该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哪一段时间?(用字母表示)________ ;

(4)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_____。
2.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3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毫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需要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2位小数)。

(1)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3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毫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需要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2位小数)。
3.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其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称取石灰石样品两份,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第一个烧杯中加入50克稀盐酸,第二个烧杯中放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称量残留物质量,有关数据如下表。
求:
(1)第一个烧杯中CO2的质量_______;如果再向第一个烧杯中放入1克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将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第二个烧杯中反应后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各物质的质量 | 第一个烧杯 | 第二个烧杯 |
样品质量 | 20g | 20 g |
稀盐酸质量 | 50g | 100g |
烧杯残留物质量 | 66.7 g | 115.6g |
产生的CO2质量 | ▲ | ▲ |
求:
(1)第一个烧杯中CO2的质量_______;如果再向第一个烧杯中放入1克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将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第二个烧杯中反应后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
小南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1)小南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法 | ||||
氧气浓度% | 79.6 | 79.7 | 79.9 | 90.0 | 89.8 | 89.3 |
氧气平均浓度% | 79.7 | 89.7 | ||||
(1)小南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
5.
某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物中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资料卡片)
①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
②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和+MnO2↓+4KOH
(实验方案)

(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③____
(2)回收物甲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____
(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
(5)加热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
(资料卡片)
①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
②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和+MnO2↓+4KOH
(实验方案)

(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③____
(2)回收物甲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____
(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
(5)加热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
A.8.7g | B.11.5g | C.12.8g | D.28.4g |
6.
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有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
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d表示)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离子 | K+ | Mg2+ | Cl- | SO42- |
个数 | a | b | c | d |
(1)该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d表示)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7.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
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毫克?____________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中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次应服用几片?_____
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毫克?____________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中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次应服用几片?_____
8.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 和 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和 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若 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 C和 D的质量比_____
(2)若 D为氧化物,且 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若 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 C和 D的质量比_____
(2)若 D为氧化物,且 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9.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
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

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
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
C.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
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
10.
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 B.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很小 |
C.甲植物较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 | D.乙植物则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
11.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所在部位的面积表示有关物质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 |
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
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 |
D.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
1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13.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关爱自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广告语“本产品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因此这类产品我们要多买 |
B.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
C.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生活无关的自然现象 |
D.三孔插座比双孔插座多了一个孔,但用电器漏电时,可以把电流导到地面,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
14.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Ⅲ.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Ⅳ.探究燃烧的条件

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Ⅲ.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Ⅳ.探究燃烧的条件
A.实验Ⅰ中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
B.实验Ⅱ中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
C.实验Ⅲ中烧杯中水作为反应物 |
D.实验Ⅳ中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 |
17.
醋酸、甲醛的化学式依次是C2H4O2、CH2O,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H、O元素质量比无法确定 |
B.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H、O元素质量比是定值 |
C.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11:9 |
D.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确定 |
18.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
B.甲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
D.这两种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
19.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后,容器内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冷却到室温得质量分数为33.6%的盐酸,则容器中H2、O2、Cl2的体积比是( )
A.9:4:1 | B.10:4:1 | C.5:4:1 | D.3:1:1 |
20.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N极 |
B.图乙匝数一定时,增大电流,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会增加 |
C.图丙使用试电笔时,用指尖按住上端的金属帽,会发生触电事故 |
D.图丁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先熔断,所以家庭电路中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
21.
如图所示,R0是一个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是电阻箱(已调至合适阻值),它们和继电器组成自动控制电路来控制路灯,白天灯熄,夜晚灯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流过R0的电流比夜晚小 |
B.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b、c两端 |
C.白天R0两端的电压比夜晚大 |
D.白天,如果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大,则路灯也可能变成亮 |
22.
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8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