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如下图所示,图 1 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 2 是我市科学老师针对图 l 实验自创新装置。图 2 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 2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电压至 16V,通电时长约 4 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在图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某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 (填“增大”、“不变”、“减少”)。
(4)你认为图 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 2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电压至 16V,通电时长约 4 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在图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某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 (填“增大”、“不变”、“减少”)。
(4)你认为图 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 ①② | B. ①③ | C. ②③ | D. ①②③ |
2.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 锥形瓶 | 锥形瓶+稀盐酸 |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
质量(克) | 35.5 | 55.5 | 80.5 |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
3.
小科同学在实验室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改正操作后,小科同学顺利完成了溶液的配制。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改正操作后,小科同学顺利完成了溶液的配制。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
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 10N/kg计算)

(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__
(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________
(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__

(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__
(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________
(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6.
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
C.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都没发生变化 |
D.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 |
B.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NaCl的不饱和溶液浓 |
C.向15g10%的NaCl溶液加入15g水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 |
D.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为饱和的NaCl溶液 |
13.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桌面不光滑。在A的两边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吊着B、C两个物体,已知GB=15 N,VB=1.0×10-3m3,GC=10 N。开始时把B物体浸没水中,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现拔出容器底部的小木塞,缓慢放水直至物体B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整个装置还是静止不动,在不计定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的情况下,有关物体A在放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A.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
B.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开始水平向左后变为水平向右 |
C.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0N≤f≤5N |
D.A物体始终受到5个力的作用 |
14.
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待物体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受到液体的浮力为F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g取10N/kg),则()
A.F液=6N,ρ液=2.4×103kg/m3 |
B.F水=6N,ρ液=0.8×103kg/m3 |
C.F液=4N,ρ液=0.53×103kg/m3 |
D.F水=4N,ρ液=0.8×103kg/m3 |
15.
把一个质量为 80g,体积为 12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 B.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
C.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 D.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
16.
如图,重5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上,容器底面积为300cm㎡,高度为25cm,装有15cm深的水。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细弹簧EF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弹簧上端E连接在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变化1cm,弹力变化量为1N。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2,高度为20cm。现将水平硬板MN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 |
B.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 |
C.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7cm时,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为1N |
D.当硬板向上移动25cm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为1500Pa |
17.
A、B 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 h 甲、h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h甲<h乙![]() | B.h甲>h乙![]() | C.h甲=h乙![]() | D.无法判断 |
18.
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氢和 F 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氢>F 空 | B.F 氢=F 空 | C.F 氢<F 空 |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
19.
2018年7月11 日第8号台风“玛莉亚”强势登陆福建浙江沿海。受其影响,福建大部、江西中部、浙江东南部、台湾等地出现大到暴雨,部分航班和列车停运。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地表径流![]() | B.水汽输送 | C.降水 | D.蒸发蒸腾 |
3.填空题- (共8题)
20.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填“淡水”或“海水”)。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填“淡水”或“海水”)。
21.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1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填“A”或“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1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填“A”或“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2.
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 。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漏斗中的液面应
23.
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_______.(填试管编号)
24.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1)当温度为_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5.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1)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m3,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_____)
(3)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________。
(1)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m3,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_____)
(3)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________。
A.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
B.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 |
C.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
D.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