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第十四届“诺贝尔”杯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含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3494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7

1.简答题(共3题)

1.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化学式”部分残缺,用“C6H8On”表示。

(1)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_____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化学式中n为_____。
2.
有人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永久性定居点。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途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 ×106L左右,假定从地球飞往火星需要7个月时间。(下列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1)若飞船上只有4名志愿者,请计算他们从地球到火星的途中,理论上大约需要氧气多少吨?_____(空气的密度是1.29 g/L)
(2)有人提出一个在飞船上供氧的方案: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同时产生的氢气还可以作为飞船的燃料,请计算一下产生相应氧气需要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_____
(3)也有科学家提出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与电解水相比这种方案具有的明显优势是_____。
3.
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试求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_____或_____。
 
A的用量/g
B的用量/g
A2B的质量/g

7.0
1.0
5.0

4.0
4.0
5.0

a
b
3.0
 

2.选择题(共20题)

4.
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5.
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是(  )
A.液泡之下;顺时针B.液泡之上;逆时针
C.液泡之下;逆时针D.液泡之上;顺时针
6.
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用采水器取某水层水样,分别注满500mL的黑、白瓶各10个并密封。将装满水样的黑、白瓶挂回原水层,24小时后取出测得白瓶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X mg/L,黑瓶(  )
A.X+YB.X-Y
C.XD.因未测起始溶解氧浓度,所以无法得知
7.
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触摸含羞草叶片下垂B.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
C.小狗表演节目D.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8.
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 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
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9.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B.C.D.
10.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  )
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
B.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
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
D.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
11.
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科倒入质量分数1%的盐水80克以配成质量分数2%的盐水,但小科却错误的倒入80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你再将第三种盐水4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A.3%B.4%C.5%D.6%
12.
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5%,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2%,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  )
A.高锰酸钾多于氯酸钾B.氯酸钾多于高锰酸钾
C.两种物质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D.无法比较
13.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镁,经实验测定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是12%。则该物质中(  )
A.一定含有碳酸钾B.一定含有碳酸钠
C.一定含有碳酸镁D.可能含有碳酸镁
14.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  )
A.H2S2O7B.H2S3O10C.H2S2O8D.H2S4O13
15.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16.
以下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图a
B.图中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图b
C.如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能直接从b图中得出飞机飞行的速度
D.如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都能直接从各图中得出飞机的飞行速度
17.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8.
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模拟记录器”,拍摄机动车闯红灯时的情景,如图甲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时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g取10N/k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
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
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
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19.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运动的速度一样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D.木块第2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20.
由于流体具有粘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R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F=6phRv,其中h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h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r=1.2×103 kg/m3、半径为R=3cm的实心球在密度为r0=0.8×103 kg/m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4.9m/s。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V=4pR3/3, g=9.8N/kg。则该流体的黏滞系数h为(  )
A.0.08 N·s/m2B.0.32 N·s/m2
C.0.16 N·s/m2D.0.48 N·s/m2
21.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造成2183人遇难.在接下来几天,玉树地震灾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较低。对此,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010年4月14日是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的月相为下弦月
B.青海省玉树县位于北纬33.2°,东经96.6°,夏至日有太阳直射现象
C.青海省玉树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D.在接下来几天,玉树地震灾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较低。描述了玉树的气候特征
22.
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现有两种说法:①在不考虑大气层影响下,由于太阳半径比地球半径大,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②由于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则以上两种说法(  )
A.①②都正确B.只有①正确C.只有②正确D.①②都错误
23.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A.1.2亿千米B.2.3亿千米C.4.6亿千米D.6.9亿千米

3.填空题(共5题)

24.
某兴趣小组将相同的若干块白棉布在四份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酒精的质量分数
15﹪
55﹪
65﹪
95﹪
实验现象
不燃烧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棉布部分发黄
?
 
(1)请预测实验4的现象是_____,理由是_____。
(2)分析实验2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是_____。
25.
李想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一个自然长度L=1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M点,另一端N与导电的迎风板相连,弹簧穿在光滑水平放置的金属杆上,弹簧是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电路的一端与迎风板相连,另一端在M点与金属杆相连.迎风板可在金属杆上滑动,且与金属杆接触良好。定值电阻R=300Ω,电源电压为12V,无风时,弹簧处于原长,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U1=3.0V。

(1)为了解装置中弹簧的特性,李想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弹簧压缩长度x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求Fx的关系式;
(2)求金属杆单位长度(每厘米)的电阻;
(3)某时刻由于风吹迎风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2.0V,求此时风力的大小。
26.
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的N极和磁铁B的S极如图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如图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7.
物理上常把电流的形成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填空和推导。
(1)水管中的水朝一定方向流动,就会形成水流.如图甲所示,设水流动的速度为v,水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在t时间内流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
V=_____,在t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m=_____,单位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即水流量I′=_____。
(2)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用I表示。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请你仿照(1)中水流量的推导过程,推导出电流强度I的表达式_____。(用已知量符号表示)
28.
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以厘米为单位)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为:,式中ρ0=1g/cm3k=0.01g/cm4。现向该溶液中放入两只用一根10厘米长的细线连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只球的体积为V=1cm3,其质量分别为mA=1.2g和mB=1.4g。而且两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悬浮静止状态,线是拉紧的。(g取10N/kg)

求:(1)此时小球A所处的深度hA
(2)此时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