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习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24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

1.选择题(共17题)

1.
坐上前去农庄的车上,同学们很兴奋地谈论最近发生的事情。10月,因为离奇的传言,很多人不惜等上十几个小时来到某市城东街道取能治百病的“神水”。为揭开“神水”的神秘面纱,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就检测这一过程来说,是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A.合作与交流B.建立猜测与假设C.提出问题D.获取事实与证据
2.
车子经过工业区时,路上工程车也越来越多,司机一直慢慢地和工程车保持车距。车上的同学却开始起哄让司机叔叔超车,小明看了看后说前面的车运输的是有腐蚀性的危险品,最好不要超车。请问小明是怎么看出来的?()
A.B.C.D.
3.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   )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4.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建立猜测和假设,②获取事实与证据,③提出问题,④合作交流,⑤制订计划,⑥检验与评价。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 _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⑤②⑥④C.③①⑤②④⑥D.③①⑤④②⑥
5.
小明书包里放了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他一直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6.
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椒江的大陈岛旅游,为“甲午岩”的雄伟而叹服
B.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C.苹果落在牛顿身上,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D.天空布满了乌云,小明觉得特别闷热,由此他认为天快要下雨了
7.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
8.
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A.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10毫升
9.
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75℃B.55℃C.15℃D.35℃
10.
他们参观的地方坐落在新塍镇的绿道边的一个农业生产基地。那里树木林立,农产丰富,空气也很清新,能见度很高。而在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面关于微米的单位转化,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1微米=0.001毫米B.1微米=0.01分米
C.1微米="1" ×10-9 D.1微米=0.0001毫米
11.
2013年10月的一天,小明早早起床,背着早已准备好的书包骑车去学校,请问小明书包的体积大概是多少?()
A.5厘米3B.5分米3C.5米3D.500分米3
12.
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金属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则测量结果()
A.大于真实值B.小于真实值C.等于真实值D.没有影响
13.
小明同学还观察到在空旷的工业区的路边,铺着长长的金黄色的“地毯”---人们在勤劳地翻晒着刚收割的稻谷,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同学们问老师,老师笑着在小明的两只手的手心里各滴了一滴“尖叫”饮料,其中一滴抹开,另一滴不抹开。过了一些时间,被抹开的饮料很快消失了,大家恍然大悟。请问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影响水稻晒制过程的哪个因素()
A.阳光B.空气C.温度D.表面积
14.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15.
在科学实验中,小明对某个圆柱的直径很感兴趣,下图所示的图中,能正确测出这个圆柱横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A.B.
C.D.
16.
到了学校后为了大家的健康,老师让同学们测量自己的体温,小明测得的体温如下图是多少?()
A.38 ℃B.37.09 ℃C.37.9 ℃D.38.0 ℃
17.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蜗牛B.恐龙蛋化石C.蘑菇D.番茄

2.填空题(共6题)

18.
某同学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图中测得水的体积为________,水和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则小石块体积为________;若在图中第一步测量时,某同学俯视,则所测得小石块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甲、乙两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时采用不同的方法.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⑵如果两同学读数方法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9.
如右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厘米,也等于______________米。
20.
同学们在教育基地利用石膏学习制作模型,下面是模型制的过程。

(1)用秤称取一定量的石膏粉末放在盆子里。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3)把水倒入石膏粉中搅拌均匀,小明不小心碰到了盆子,发现盆子的表面变得热热的,于是拿来了温度计进行测量。他测量了几处地方,冰柜里的温度如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盘子里面石膏粉的温度如乙图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石膏变硬后,同学们高兴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拿出来,小明很细心地发现自己在放置石膏的过程中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指纹,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21.
第一天训练下来,小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了测量,请大家帮小明填上正确的单位,或进行单位换算。

(1)一瓶农夫山泉的容量为550___________
(2)甲同学跳高成绩为 110___________
(3)0.5米3=___________升=___________厘米3
(4)15.8千米=___________厘米=___________毫米
22.
如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总长度为_______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_毫米。
23.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