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420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4

1.简答题(共2题)

1.
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右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回答: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图中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2)图中所示的四种组织中,人体内的血液属于    组织。
2.
读图,完成下列填空。
(1)甲图中张庄在李屯的    方,图中河流大致流向是   
(2)分析乙图所示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点和乙点的高度哪个更高?  
②写出G处的地形名称: (选填“山脊”、“峭壁”或“鞍部”)。

2.单选题(共1题)

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3.选择题(共23题)

4.
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也会用手挤压你的肚子,还会让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这些行为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和证据C.提出问题D.制定计划
5.
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A.20℃B.30℃C.40℃D.60℃
6.
小张与妈妈去超市购买饮料,发现饮料瓶外包装上有“400ml”的标识,这表示饮料的( )。
A.体积     B. 质量 C. 价格 D. 生产时间
7.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B.C.D.
8.
下列单位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1米=1000毫米
B.1立方米=1000升
C.1千克=1000克
D.1千克/立方米=1000克/立方厘米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
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
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
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10.
下列各组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玉兰、睡莲、黑松B.苏铁、桃树、银杏
C.松树、银杏、侧柏D.水杉、厥、苏铁
11.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先移动装片,接着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转换器
B.先转动转换器,接着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C.先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D.先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接着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12.
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A.④②③①⑤B.④③②①⑤C.④②③⑤①D.④③②⑤①
13.
以下生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鲨鱼B.大鲵C.鲸D.白鳍豚
14.
下表是金属铁、铜、铅的密度。有一个金属实心球,测得它的质量为90克,体积为10立方厘米。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金属球是由铁做成的
B.此金属球是由铜做成的
C.此金属球是由铅做成的
D.以上判断都是错误的
15.
物质具有多种性质,如颜色、溶解性、导电性等。下列不属于物质性质的是()
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沸点
16.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17.
下表是某物质加热熔化时的实验数据记录。据此分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0到6分钟时间内,此物质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B.第8分钟时,此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第10分钟到第12分钟时间内,此物质的固体质量保持不变
D.此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为48℃
18.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  )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燃放烟花D.吹肥皂泡
19.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515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D.在-258℃时,氢为液态
20.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气体液化了
21.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如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给水加热的时间需要长一些,这说明()
A.水比煤油的温度高
B.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C.水比煤油的密度大
D.水比煤油的分子运动剧烈
22.
遇到下列情况,采用的方法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快速爬到沟中的树上躲避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D.被毒蛇咬伤后,应在近心端离伤口的2~10 厘米处用布条等扎紧,然后将伤口割开排出毒液,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并及时送医院
23.
下列岩石中,可以用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的最好材料是()
A.砂岩B.大理岩C.石灰岩D.岩浆岩
24.
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属于( )
A.高原B.山地C.丘陵D.盆地
25.
下列各项表述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被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具有亲缘关系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26.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
B.地球上不可能有两条等长的纬线
C.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D.南半球纬度越高的纬线长度越长

4.填空题(共7题)

27.
将盛水的试管放人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能否达到沸点?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2013年11月份,七(2)班柯南同学进行了体检。按日常生活经验,请在下列数值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和数值:
柯南同学,身高为162__________________,体重为58.5__________________,正常口腔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0米跑步的时间为8________________。
29.
根据测量仪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是某汽车油量表示意图,该刻度表示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是_______________。
(3)小明家有一支家用温度计,如图3所示,该温度计显示为杭州2014年1月14日4:00的气温,读数为_______。
30.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选填“密度”或“比热”)较大。
(2)当防冻液含量为30%时,此混合液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沸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符号)。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4)根据上表分析,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凝固点大约是___________℃。
(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我们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______。
A.30% B.40% C.50% D.60%
31.
小明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矿石和盐水密度”的实验。

(1)天平调平: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实验
a.用天平称出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55g,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62g。
c.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烧坏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75.3克。
d.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
e.把小矿石放入到量筒内,盐水液面上升,体积如图4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②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克/立方厘米;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立方米。
32.
使用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物像时,某同学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变暗,这时可采用调整光圈的方法,选用 (选填“大光圈”或“小光圈”)。
(2)如图所示,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 方向移动。

(3)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5×、4×
B.5×、10×
C.10×、10×
D.10×、40×
 
(4)观察显微镜载玻片上的“qb”字时,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33.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学习物质的特性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往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mL的染色酒精,当水与酒精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________________100mL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此结果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有关。最后水和酒精都会从玻璃表面消失,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由于分子因_________________而离开玻璃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