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2.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2.选择题- (共16题)
5.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段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
B.PF段有沉淀生成 |
C.G点溶液的pH >7 |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6.
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病。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下列解释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使铁生锈,该红色物质是铁锈 |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 |
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铁锈 |
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红色物质是铜。 |
7.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
4Sb+3CO2↑。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复分解反应 |
D.置换反应 |
8.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 |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5mL酒精和 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
9.
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姆及其团队的特别之处。他们发现的新材料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也将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下列不能用石墨烯来制造的是 ( )
A.新型半导体材料 |
B.优良的绝缘材料 |
C.超轻型飞机材料 |
D.新型防弹衣材料 |
10.
向一定质量的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


| 甲 | 乙 |
A | 稀硫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B | 稀盐酸 | 碳酸钙粉末 |
C | 稀盐酸 | 锌粒 |
D | 硝酸银溶液 | 铜粉 |
A.A |
B.B |
C.C |
D.D |
1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 |
A | 氢气 | 氯化氢 | 氢氧化钠溶液 |
B | 二氧化硫 | 水 | 碱石灰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适量的稀盐酸 |
D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5.
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 ,小球的重力势能___ ,小球的机械能___ .(选填序号)
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16.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 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18.
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 |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
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
3.填空题- (共7题)
19.
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________ .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__ 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 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__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A. NaOH溶液 ![]() | B. NaCl溶液 | C. Ca(OH)2溶液 |
20.
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称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________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称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________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21.
乐清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___(“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________。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 为了除去SO2 , 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
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0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________.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___(“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________。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 为了除去SO2 , 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
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0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________.
22.
我国国务院在2000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________,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________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________,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________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23.
为了在明年的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小科同学在认真准备着。
(1)在某次跳绳训练中,他1min跳了180次。若他的质量为40kg,每次跳起的平均高度为5厘米,则他跳绳时的功 率是________W。
(2)他第一次去学习游泳时发现,泳池中的水看上去似乎有点蓝色,而必经之路上还有一个小水池,里面的水似乎有点紫红色。教练告诉他,这里面分别加入了两种小科同学学过的盐,它们均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科判断这两种盐的成分是________。
(1)在某次跳绳训练中,他1min跳了180次。若他的质量为40kg,每次跳起的平均高度为5厘米,则他跳绳时的功 率是________W。
(2)他第一次去学习游泳时发现,泳池中的水看上去似乎有点蓝色,而必经之路上还有一个小水池,里面的水似乎有点紫红色。教练告诉他,这里面分别加入了两种小科同学学过的盐,它们均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科判断这两种盐的成分是________。
24.
在里约奥运会上,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______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________。


25.
学习了“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小军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1)铁球动能的大小事通过________(选填:“木块移动的距离S”或“铁球的高度h”)来反应,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实际操作中,小军发现几次木块并未发生移动,对此你建议的改进方法________。
(3)为了让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让两球都从E点滚下,而是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只要每次让两球压缩弹簧到同样的形变程度后自然释放即可。不考虑各种能量损耗,该方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


步骤一: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二: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步骤三: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静止滚下,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推动木块。
(1)铁球动能的大小事通过________(选填:“木块移动的距离S”或“铁球的高度h”)来反应,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实际操作中,小军发现几次木块并未发生移动,对此你建议的改进方法________。
(3)为了让质量不同的甲、乙两球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让两球都从E点滚下,而是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只要每次让两球压缩弹簧到同样的形变程度后自然释放即可。不考虑各种能量损耗,该方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