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074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1

1.选择题(共5题)

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屋内多种点花
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2.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4.
下列事例中,属于产生氧气的途径的是
A.打开窗户通风
B.使用空气清新剂
C.夜晚在屋内放置绿色植物
D.阳光良好的原始森林
5.
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水草能制造氧气
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2.填空题(共4题)

6.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曾做过如图所示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结果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组,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个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     
7.
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
(2)上述三步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填“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的研究表明“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_______________
8.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9.
如图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氧气,C是________。
(2)B、D为自然界氧循环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D为_______,B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