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074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选择题(共4题)

1.
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火力发电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D.核能发电
2.
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3.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4.
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2.填空题(共3题)

5.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气体。(填化学式)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平衡。
(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举出一例即可)。
6.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___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7.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的CO2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