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_______

2.
夏季是溺水多发季节,在野外游泳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清澈的溪流看上去较浅,实际上却较深;岸边潮湿,容易长有青苔,人在上面行走更容易摔倒;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万一溺水,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请你解释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是一种可以自由飞行、悬停的无人相机.如表为该相机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在正常拍射时,镜头与被拍摄物体间的距离u应满足________(选填“u>2f”、“f<u<2f”)
(2)该相机在一定时间内升离了50米,计算该相机在此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________
(3)计算该相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________

质量 | 0.24千先 | 机翼外壳材料 | 碳纤纬 |
额定功律 | 40瓦 | 额定电压 | 5伏 |
(1)已知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在正常拍射时,镜头与被拍摄物体间的距离u应满足________(选填“u>2f”、“f<u<2f”)
(2)该相机在一定时间内升离了50米,计算该相机在此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________
(3)计算该相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________
2.选择题- (共21题)
4.
下列实例与原理对应的是( )
选项 | 实例 | 原理 |
A |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B | 乘客候车时不能跨越高铁站台的安全黄线 | 流体压强随流速增大而减小 |
C | 用桨划水时龙舟前进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D | 看到“科学试题卷” | 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传导 |
A.A | B.B | C.C | D.D |
6.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7.
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 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
9.
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
10.
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
12.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


A.镜子中的“自己” |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
13.
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物距(厘米) | 10 | 15 | 20 | 30 |
像距(厘米) | 40 | 30 | 20 | 15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4.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
15.
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1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
16.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甲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 |
B.乙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 |
C.丙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 |
D.丁图:保持天平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 |
17.
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下。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在a点或e点时,m=1,n=0 | B.在b点或d点时,m=1,n=1 |
C.在c点时,m=2,n=2 | D.在f点时,m=0,n=0 |
18.
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 )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
19.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2.
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轿车上 中兴 | B.轿车上 兴中 |
C.公交车上 中兴 | D.公交车上 兴中 |
24.
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牙泉风景区的植被是一个种群 |
B.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C.鸣沙山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
D.月牙泉地形的形成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3.填空题- (共10题)
25.
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 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 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 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 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26.
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
B则
B________
C.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27.
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_________(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28.
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
29.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

31.
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底装有两根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的放电针.
(1)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________,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________冲程.
(2)实验时若发现点火装置不能工作,可用火柴替代放电针.为了点燃圆筒内的火柴,可用________会聚太阳光使其燃着.

(1)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________,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________冲程.
(2)实验时若发现点火装置不能工作,可用火柴替代放电针.为了点燃圆筒内的火柴,可用________会聚太阳光使其燃着.
32.
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目前大量手术都是采用内窥镜与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创术,如发现胃溃疡出血,利用激光灼烫即可使出血点迅速凝固止血,这说明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________。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目前大量手术都是采用内窥镜与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创术,如发现胃溃疡出血,利用激光灼烫即可使出血点迅速凝固止血,这说明激光“刀”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________。
33.
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