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某学习小组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硫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硫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5V,闭合开关后,把滑动变阻器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移动。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 35V。且电流表读数与滑片P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滑片P移动的距离x的值和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未发生断路时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1)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滑片P移动的距离x的值和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未发生断路时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选择题- (共17题)
4.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
C.氯化钠晶体不纯 |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5.
右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
C.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
D.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
6.
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
B.不溶物中可能有铁 |
C.滤液可能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 |
D.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
7.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X | Y | Z | W |
盐酸 | √ | ─ | ─ | √ |
Z的硝酸盐 | | √ | | |
W的硝酸盐 | √ | | ─ | |
A.X>Y>W>Z | B.W>X>Y>Z | C.X>W>Y>Z | D.Y>W>Z>X |
8.
类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混合物 |
C.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则分子也不可以再分 |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需要被润湿,否则测得的pH一定会偏小 |
9.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CuO( Fe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MnO2 (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10.
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比H2SO3弱。且H2S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SO2。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 H2SO3==3S↓+3 H2O。以下是向H2SO3溶液通入H2S的体积和溶液pH值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
B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 分子间隔变大 |
C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D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列现象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 |
B.一辆高速运行的火车,速度减慢的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 |
C.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13.
已知,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如图,开关闭合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弹 簧秤下挂着一块磁铁。现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可发现弹簧秤的示数( )


A.一直保持不变 |
B.逐渐变大,最后趋于稳定 |
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稳定 |
D.先变大,后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刚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移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得变阻器的电阻值减小为原来的
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由U0增大到2U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变阻器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 |
B.R:R0=3:1 |
C.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减为原来的![]() |
D.当滑片P滑到变阻器R的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U |
17.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18.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 |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
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
19.
“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将废旧电池丢弃在池塘中 |
B.尽可能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出行 |
C.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 |
D.夏季使用空调,温度不设置过低 |
3.填空题- (共10题)
20.
位于某著名旅游区的一条母亲河,昔日被严重污染。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河面上已见成群的鸟儿上下翻飞。为确保母亲河的治理成果,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性;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性;
21.
继国内白酒塑化剂(化学式为C24H38O4)检测超标后,在多款进口洋酒中也检测出塑化剂 问题,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食用会影响人的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1)C24H38O4,属于_______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C24H38O4由_______ 种元素组成;
(3)C24H38O4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
(1)C24H38O4,属于
(2)C24H38O4由
(3)C24H38O4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2.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2)铁与硫的反应是
23.
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固体表面的化学反应”研究中取得了开拓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是该反应的模型图 (○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

(1)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此反应属于 反应。
(2)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1)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此反应属于 反应。
(2)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24.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③准确称得6 g纯碱样品并放入容器B中;④关上K1,打开K2,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关上K2,打开K1,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1)已知装置A中试剂为碱性溶液,其作用是 。
(2)实验步骤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③准确称得6 g纯碱样品并放入容器B中;④关上K1,打开K2,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关上K2,打开K1,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1)已知装置A中试剂为碱性溶液,其作用是 。
(2)实验步骤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
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26.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次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 木块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1 | 静止 | 0.5 |
2 | 静止 | 0.6 |
3 | 加速 | 0.8 |
4 | 匀速 | 0.7 |
5 | 减速 | 0 |
27.
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______________。
(2)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

(1)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______________。
(2)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
28.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R1:R2=___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