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宁波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378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

1.简答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A和6V。求:

(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欧姆定律:R2===12Ω
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2.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R1=20Ω,R2=3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3.
热敏电阻广泛应用于控制电路中,其阻值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中,电源电压U =6V,A是小量程电流表,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02 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0Ω 0.3 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

求:(1)环境温度为10 ℃、电路中电流为0.0l A时Rt两端的电压。
(2)图甲电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
4.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8Ω,R2=4Ω,R3=12Ω。

求:(1)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选择题(共23题)

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恒定,R1> R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U1U2则( )
A.I1> I2B.I1= I2
C.U1< U2D.U1= U2
6.
小刚同学用图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节数
7.
如图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合上开关后的现象是()
A.小灯泡不发光
B.小灯泡会烧坏
C.小灯泡仍正常发光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滑片P从右端向左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
9.
如下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0.
在下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B.6V,1.2V
C.1.2V,6VD.1.2V,4.8V
11.
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
A.B.C.D.
12.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A.接入硬币和橡皮
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
C.接入硬币和铅笔芯
D.接入橡皮和塑料尺
13.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0~2.0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7.2~2.4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5VB.电源电压为12V
C.电阻R0="10Ω"D.电阻R0=8Ω
14.
下列措施中,不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改变导体的长度B.改变导体的材料
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
15.
如下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
A.B.C.D.
16.
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要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应将图中哪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
A.A和CB.B和DC.C和DD.A和B
17.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18.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竹的倒影 B.水面“折”枝
C.手影D.镜中花
19.
如图所示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
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错误的是( )
A.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响度大.
B.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音色好.
C.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音调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21.
一个物体置于凸透镜前,在镜后生成实像,若将透镜上半部遮住,则()
A.仅生成物体下一半的像
B.仍成全部实像,但像的亮度减弱
C.仅生成物体上一半的像
D.仍成全部实像,像的亮度也不变
22.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
某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25 cmB.15 cmC.6 cmD.12 cm
24.
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25.
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26.
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C.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27.
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相似的是( )
A.平面镜B.照相机
C.幻灯机D.放大镜

3.填空题(共9题)

28.
如图所示,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时,电流表的指针并不偏转;当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了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是__________Ω,将元件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A的电流是________A,干路上的电流是____________A。
30.
如图,将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甲、乙两根金属棒焊在一起串联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以后。流过甲乙的电流大小I   I(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1.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______A,若开关S1闭合,则电流表______________(填“A”或“A1”)可能会烧坏。
32.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将滑片移到中点,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欧姆,如果滑片向左移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
33.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为1500米/秒,探测船向海底发出声波,约4秒后收到回声,那么海水的深度_________米。
34.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因为光射到银幕上时发生_______的缘故,此时每一条光线都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5.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__________立、等大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
36.
自然界中有很多与光现象密切联系,如“湖光镜月”、“东海旭日”及“硇洲古韵”等,“湖光镜月”描述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清晨看到太阳徐徐露出海面,实际上太阳还在海平面的下方,“东海旭日”描述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硇洲灯塔建于1898年,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之一,400kW的荧光灯发出的光经水晶凸透镜折射后水平平行射出,则荧光灯应位于水晶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