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7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简答题(共2题)

1.
(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
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1)向废水中加入适量______后过滤
分离出滤液A和滤出物_____
(2)向滤液A中加入______溶液后过滤
滤出物是蓝色沉淀,滤液B中只含一种溶质
(3)向滤液B中加入______溶液后过滤
得到碳酸钡晶体
 
(2).在刚刚进行的科学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①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________(填A:“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B:“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填“序号”)
②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_______离子,所以沉淀中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不能被稀硝酸溶解。
2.
杭州在国内率先启用可出租的微公交, 为市民提供又一便利的出行选择。该微公交由蓄电池对车上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该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1)该车在充满电时,以额定功率可行驶     小时。
(2)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8m2,当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最大载重量行驶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 帕。
(3)若蓄电池储存能量的60%用于行驶时克服阻力做功,其余均转化为内能,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满载时车重的0.01倍,充满电满载时在平直的公路上最多能匀速行驶多少千米?该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线圈电阻有多大?

2.选择题(共19题)

3.
某同学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稀硫酸及足量氧化铜制单质铜,他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CuOCuSO4Cu ;
②FeH2Cu
他若按实际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
A.①多B.②多C.一样多D.无法判断
4.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
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1 g镁和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7.
下列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稀碱液洗涤机器零件上的油污
B.在铁桶内配制氯化铜溶液
C.同温度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来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大小
D.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可以往其中加入铁粉
8.
某同学在家里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证明鸡蛋壳里是否含有CO32,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进行了如下归纳与推测,其中正确的是()
A.若有气泡产生且玻璃片上出现浑浊,说明鸡蛋壳里可能含CO32
B.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物质中一定含CO32
C.若玻璃片上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鸡蛋壳里没有CO32
D.此实验还能证明鸡蛋壳里是否含有CaCO3
9.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11.
如图所示,小科同学用动滑轮拉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动滑的重力为G。在提升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速度大小保持v不变,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一直是(G+G)/2
B.在提升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至少为(G+G)v
C.在提升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小科拉绳子的机械效率为G/(G+G
12.
在课堂上老师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再将燃烧匙放入装满氯气的瓶中,金属钠在氯气中继续燃烧。根据这个实验现象,能推出的结论是()
A.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燃烧并不一定要有氧气
C.反应产物中有氯离子
D.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
13.
我们初中阶段学习了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其中复分解反应是九年级学习的重要反应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列物质组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个
①K2CO3+CaCl2
②H2SO4+KCl
③CuO+HCl
④Fe+CuSO4
⑤CO2+NaOH
⑥K2SO4+BaCl2
⑦Mg(OH)2+CuSO4
⑧BaCO3+NaOH
A.3B.4C.5D.6
14.
A、B是两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弹簧测力计分别以如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动物体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5秒通过50厘米,F1=5 N,F2=8 N。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丙图运动时状况的分析:

①A物体受到二个力,
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65焦,
③长木板对B物体的支持力和B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大于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
⑤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二个力。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15.
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压表量程“0~3 V”,滑动变阻器规格“20 Ω 1 A”,灯泡L标有“2.5 V 1.25 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0.5 A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10 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 W
16.
小芳家中有40W的节能灯两个,25W的白炽电灯两盏,150W的彩电一台,650W的洗衣机一台,她家用的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芳家的用电器同时使用时,总电流大于5A
A.小芳家的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
B.小芳家再购置一个700W的电饭锅,所有的用电器还可以同时使用
C.为安全、方便地用电,小芳家应选用电流值稍大于5A就跳闸的空气开关
17.
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沿L1L2L3三个等高的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顶端,且F1F2F3,则拉力所做的功W1W2W3之间的关系是()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8.
小方将一小球第一次竖直上抛,第二次斜上抛,若两次在同一处抛出时的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B.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都不为零,机械能相等
C.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相等,机械能不相等
D.两次小球达到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机械能相等
19.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则物体的内能就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20.
将一台“220V 100W”的电风扇,一个“220V 100W”的充电器,一把“220V 100W”的电烙铁,分别接到达220V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它们的热量最多的是 ( )
A.电烙铁B.充电器C.电风扇D.一样多
21.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也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图中反映的观点是()
A.经济比环保重B.环保比经济重
C.经济与环保等重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

3.填空题(共9题)

22.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氨气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___________。(化学式)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现有以下三组物质:
(1)Fe(过量)、Cu(OH)2、H2SO4
(2)Zn、AgNO3(过量)、Cu(NO32
(3)Fe(过量)、Cu(NO32、AgNO3
(4)Na CuSO4(过量)、 ZnCl2
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 ;有两种金属的是   ;有三种金属的是 ;(填序号)
24.
小强为了探究某冶炼厂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现炼铁厂利用该赤铁矿石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吨。
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小强得到如下两组数据(杂质不参加反应)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了______(填“A”或“B”)组数据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结合装置图回答他不选用另一组数据计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该船将沉没于水下深处的一只密封货箱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为50 m3,质量是200t。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货箱完全出水后又被匀速吊起1m,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106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货箱在水下被拉起到完全出水的过程中是被匀速提升的,则该滑轮组在水下提起货箱和货箱拉出水面后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为多少。(不考虑风浪、水流以及滑轮间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26.
灯L1标有“8V、16W'’的字样,灯L2标有“12V、36W’’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的最大值为   V,此时灯L2的实际功率为    W.
27.
(1)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李强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研究:跳绳者的质量m=50kg,跳绳者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此跳绳者每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在l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W。

(2)为了将重为600N的物体运送到6m高的楼顶上,小明利用图甲的滑轮组施加300N拉力在30s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小军搭建了图乙所示的斜面,斜面长12m、高6m,小军沿斜面方向施加400N的拉力匀速将重物也成功运送到楼顶,该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N。
28.
如图是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其铭牌数据如表所示.若加热电阻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且此时的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则: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其加热电阻的阻值是______欧姆。将一满壶20℃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要吸收______J热量若热量损失为20%,则烧开这壶水,需要_______分钟.
29.
若某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活塞面积S=3.0×103m2,活塞冲程长度为L=0.06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1.0×106Pa,活塞以n=1380次/分钟作往复运动,汽油机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是______瓦。如果此工作状态下每分钟消耗20g汽油,那么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______%(q=4.6×107J/kg、不计摩擦)。
30.
近期,杭州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途径。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A地段分三组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测试结果如下表: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车流量设置为实验的变量,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市区的A地段,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________时段最大。
(2)大量的PM2.5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材料告诉我们,人体中最先受到PM2.5影响的是________系统。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_________
A.增加绿化面积
B.过年时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C.提倡秸秆焚烧
D.减少汽车的使用,近距离提倡自行车出行
 
(4)近来很多家庭也购买了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一般经过①滤网过滤、②活性炭吸附、③负离子沉降、④臭氧消毒等四步骤,其中主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实现净化目的是____________
(5)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如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如果催化转化器中通常采用铂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请写出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