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3764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3

1.简答题(共2题)

1.
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
(1)200g该溶液中有溶质硝酸钾多少克?
(2)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0%,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
2.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当开关S闭合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电源两端电压;
(2)定值电阻R1的电阻值;

2.选择题(共14题)

3.
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激素的调节
C.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4.
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D.望梅止渴
5.
当今世界,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江河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B.江河水、冰川、深层地下水
C.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冰川、浅层地下水
6.
下列大气对流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
“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纯净水是纯净物
9.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10.
下列书写的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A.钠--NEB.氢--H
C.氧--SD.钙--CA
11.
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溢出的水重0.2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大于0.2NB.小于0.2N
C.等于0.2ND.无法确定
12.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3.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C.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14.
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U变大,I变小
B.U变小,I变大
C.U变小,I变小
D.U变大,I变大
15.
如图所示,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16.
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3.填空题(共11题)

17.
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叫______,图中1表示感受器,它的功能是_______
(2)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战栗后感觉到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________ 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3)若4损伤了,在进行肌肉注射时是否会发生“战栗”“________(填“是”或“否”,下同);是否会产生疼痛?________ 。
18.
冬季长跑中,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选填“内脏”、“骨骼肌”、“皮肤”),而散热则主要通过皮肤,人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是通过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
19.
________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20.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21.
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用硬纸片盖住左杯口,且纸片与杯口密封(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右杯中的水在_____________作用下流入左杯。
22.
1654年,马德堡市长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实验中,他们把两个铜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再把水全部抽出,此时球内接近________ ,周围的_________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2)如图,某校同学用底面积为500cm2的平底压力锅代替铜半球模拟上述实验,在山底比在山顶拉开锅的最小拉力要________(山底与山顶气温相同),在山底,当锅两边受到的拉力均为4000N时,锅恰好被拉开,此时锅内空气的压强约为 ________ Pa(大气压取105Pa).
23.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为22吨,在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蛟龙号”所受水的压强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蛟龙号”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24.
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________ 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_______时,灯亮同时铃响。
25.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
26.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_______
27.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经过 ________、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最后奔向月球。其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________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