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有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91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8

1.简答题(共1题)

1.
下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为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题(共19题)

2.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和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二氧化锰B.澄清石灰水C.盐酸D.氯化钠
3.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4.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七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5.
对于复分解反应,X + 2NaOH ═ 2Y + 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D.Y可能是Na2SO4
6.
缺磷小麦生长缓慢,为了促进其生长,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B.K2SO4C.NH4HCO3D.Ca(H2PO42
7.
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2SO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_____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Ba(NO32 Na2CO3 HC1B.BaC12 K2CO3 H2SO4
C.BaC12 Na2CO3 HC1D.Ba(NO32 K2CO3 H2SO4
8.
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钙B.稀盐酸C.氯化钠D.水
9.
下列对物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盐B.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的化学式是NaNO2
C.明矾[KAl(SO42•12H2O],是化合物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利
10.
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B.用食盐水除铁锈
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
11.
下列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Mg(NO32、HCl、NaClB.CuCl2、NH4NO3、KCl
C.AlCl3、HNO3、CaCl2D.Na2CO3、KOH、NaNO3
12.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B.
C.D.
13.
实验室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石灰石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浓盐酸
14.
将三种无色溶液加入到甲、乙、丙三只玻璃杯中,分别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下列现象:甲杯变为“雪碧”(产生大量气泡);乙杯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丙杯变为“红酒”(变成红色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能和一些酸反应,生成CO2气体B.碳酸钠和某些盐溶液混合出现浑浊
C.碳酸钠和某些碱溶液混合出现浑浊D.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一种碱
15.
向一定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
B.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D.ab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
16.
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  )
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
17.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18.
家中长期烧开水的水壶中常附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要除去水垢,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用钢丝球擦洗B.用洗洁精洗涤C.用水清洗D.用食用白醋洗涤
19.
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
20.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是(  )
A.BaCl2与Na2SO4B.HCl与NaHCO3
C.KNO3与NaOHD.NaOH与HCl

3.填空题(共8题)

21.
我市九嶷山景区溶洞多,紫霞岩就是其中之一,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成这些溶洞的“主角”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生成碳酸氢钙,而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如果受热或大气压强变小,就会转化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与其它不溶性物质一起沉积下来,经长时间聚积就形成了美丽的钟乳石。试回答:

(1)钟乳石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2.
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初中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盐溶液,实验测得其呈碱性,其PH一定_______,该盐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检验碳酸盐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时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小明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手指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出现痕迹,很难洗去.询问老师后得知,硝酸银见光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红棕色气体(NO2)和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NO2中N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你认为在实验室中硝酸银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纯碱属于盐类物质,用pH试纸测定某浓度的纯碱溶液其pH为10,请说明该溶液呈___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色。
26.
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
(2)选择_____(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
27.
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写出碳酸钙的化学式______,其中所含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石灰岩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如图,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