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某学校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三个烧杯中都加入1l克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个烧杯加入质量不同的CaCl2粉末;
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w克的白色固体。实验数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为 。
(2)将烧杯Ⅱ的滤液蒸干,得到 克固体,该固体由 和 (只填化学式)组成。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①在三个烧杯中都加入1l克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个烧杯加入质量不同的CaCl2粉末;
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w克的白色固体。实验数据如下:
| 烧杯Ⅰ | 烧杯Ⅱ | 烧杯Ⅲ |
加入CaCl2的质量/g | 5.55 | 12 | 15 |
w/g | 5 | 10 |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为 。
(2)将烧杯Ⅱ的滤液蒸干,得到 克固体,该固体由 和 (只填化学式)组成。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选择题- (共20题)
2.
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 | 现象 |
A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
B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C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氯化钠生成 |
D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3.
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
5.
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右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发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它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
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
8.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是硝酸钙 |
B.该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硝酸钾 |
C.该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 |
D.该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等几种物质组成 |
10.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C.能与稀硫酸反应 |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11.
胆矾(CuS04·5H20)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uS04·5H20是纯净物 |
B.胆矾溶解后电离出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
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
D.胆矾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
13.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观察白色粉末,含有块状固体 | B.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有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
C.取少量样品加盐酸,冒气泡 | D.加热少量样品,产生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
15.
报载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
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
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
D.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埋 |
18.
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
20.
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 |
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 |
D.CoCl2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
21.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NH4HCO3+ NaCl = NaHCO3↓ + NH4Cl
③2NaHCO3
2Na2CO3+H2O+CO2↑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①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NH4HCO3+ NaCl = NaHCO3↓ + NH4Cl
③2NaHCO3

A.置换反应 | B.化合反应 |
C.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3.填空题- (共3题)
22.
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 。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 。
23.
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0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4.
C0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0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于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0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0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0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一一软塑料瓶变瘪,乙一一“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0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0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于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0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0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0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一一软塑料瓶变瘪,乙一一“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0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0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