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g 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 CaCl2溶液产生沉淀)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g
(2)40g 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g
(3)该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食用碱的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3g | m | 8g | 8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g
(2)40g 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g
(3)该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2.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3.
在锥形瓶中加入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结果)。
(1)m1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结果)。
4.
有一袋已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固体样品,把该样品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通入二氧化碳,沉淀质量与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CO2+Ca(OH)2=CaCO3↓+H2O CO2+CaCO3+H2O=Ca(HCO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由_____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生成沉淀最多时,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为_____g;
(4)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提示:CO2+Ca(OH)2=CaCO3↓+H2O CO2+CaCO3+H2O=Ca(HCO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由_____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生成沉淀最多时,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为_____g;
(4)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9.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
B.N点表示的溶液pH=7 |
C.P点和N点表示的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相同 |
D.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30g |
10.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B.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 |
C.氢氧化钙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
D.氢氧化钠的和氢氧化钙溶于水都会放出大量的热 |
11.
“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A.![]() | B.![]() | C.![]() | D.![]() |
12.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3.填空题- (共6题)
20.
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请对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请对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21.
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
22.
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用序号回答).
23.
某溶液含有HCl、Na2CO3、H2SO4、MgCl2中的两种溶质,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

24.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