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小明对废弃的易拉罐很有兴趣,为测定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剪取W克镁铝合金的易拉罐,先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然后再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
溶液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继续滴加
溶液时氢氧化铝被溶解[已知:
],而氢氧化镁不溶于
溶液,沉淀质量与滴加
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X的值为_______;
(2)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镁和硫酸铝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假定易拉罐只由镁和铝组成)_____






(1)X的值为_______;
(2)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镁和硫酸铝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易拉罐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假定易拉罐只由镁和铝组成)_____
2.
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A.![]()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G________; (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题- (共15题)
3.
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都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而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
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大 |
C.蒸发掉原溶液中溶剂的一半可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的溶液中CaCO3已达饱和 |
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变为光能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变为化学能
③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④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⑤等质量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
⑥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是新发现的元素
⑦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①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变为光能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变为化学能
③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④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⑤等质量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
⑥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是新发现的元素
⑦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②③ | B.①②⑤ | C.③④⑥ | D.①⑤⑦ |
7.
醋酸
是一元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现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和醋酸溶液等质量,分别放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各加入相等质量的镁粉,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则甲乙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

A.甲和乙中金属都过量 |
B.甲和乙中酸都过量 |
C.甲中酸过量,乙中镁过量 |
D.甲中镁过量,乙中酸过量 |
8.
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已知:Al(OH)3+KOH=KAlO2+H2O;2KAlO2+CO2+3H2O=2Al(OH)3↓+K2CO3; CO32-+CO2+H2O=2HCO3- )
A.![]() | B.![]() |
C.![]() | D.![]() |
9.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 固体 | 溶液 | y轴含义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水的质量 |
B | 铁粉和铜粉 | 硫酸铜溶液 |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
C |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 稀盐酸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 稀盐酸 | 二氧化碳的体积 |
A.A | B.B | C.C | D.D |
10.
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是( )
A.采用“背越式”技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提高很多 |
B.在五种技术中,“背越式”最容易掌握,成绩比较稳定 |
C.“背越式”掌握的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上擦杆而过 |
D.“背越式”掌握的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下“钻”过去 |
11.
在两端开口的弯管中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如图所示,若再往a管内注入少量水,则( )


A.注入a管的水柱长度跟c管水面下降距离相等 |
B.注入a管的水柱长度大于d管水面上升距离的4倍 |
C.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等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
D.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小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
12.
甲、乙为同种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甲的体积为乙的两倍。现将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力F作用在物体甲上,推动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a所示;第二次,将两物体位置互换,放在原来的地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F作用在物体乙上,推动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b所示。两次运动过程中,物体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


A.图a中大 |
B.图b中大 |
C.一样大 |
D.因地面的情况不知道,所有无法判断 |
1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量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量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
B.A所受合力增大 |
C.A仍静止不动 |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
14.
利用超导体可以实现磁悬浮。将一块永磁铁从超导体的正上方缓慢下移,由于超导体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终永磁铁悬浮在超导体的正上方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永磁铁上端为N极,从上往下看超导体中形成的涡形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
B.若永磁铁上端为S极,从上往下看超导体中形成的涡形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
C.永磁体平衡时不受重力作用 |
D.若超导体重力为1N,则此时它对支撑面的压力也为1N |
15.
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用旋转棱镜法较准确的测出了光速,其过程大致如下,选择两个距离已经精确测量过的山峰(距离为L),在第一个山峰上装一个强光源S,由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的镜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个山峰的凹面镜B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经过望远镜,进入观测者的眼中.(如图所示)如果八面镜在电动机带动下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当八面镜的转速为ω时,就可以在望远镜里重新看到光源的像,那么光速等于( )


A.![]() |
B.![]() |
C.![]() |
D.![]() |
16.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圆形轨道直径ab水平,质点P从a点正上方高H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b点冲出轨道竖直上抛,上升最大高度为23H(空气阻力不计),当质点下落再次经过轨道由a点冲出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 )


A.![]() |
B.![]() |
C.![]() |
D.![]() |
17.
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在冰水混合物中浸泡了10分钟后,将甲球从冰水混合物中取出,投入一杯热水中,最后水温降低了10℃,将甲球取出,再将乙球取出并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降低了10℃,则甲、乙两球的比热关系为( )
A.![]() | B.![]() | C.![]() | D.无法判断 |
3.填空题- (共3题)
18.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溶液⑤加过量
溶液,则合理的操作顺序有(A)____(B)____(C)____(D)______(用编号表示,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9.
如图所示,将一只钢制砝码挂在精密的测力计下,并将砝码完全浸没在煤油中加热,装煤油的烧杯再放在电子秤上。已知煤油的膨胀比钢的膨胀要明显得多,且不考虑加热过程中煤油质量的变化,那么随着温度的升高,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烧杯底部上表面受到煤油的压强将_______;电子秤的示数将_______.(以上三空均填“变大”、“变小”、“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