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综合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27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简答题(共5题)

1.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2.
如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溶液100g,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试写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C中溶液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   
(3)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   
(4)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
3.
小杭向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未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他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_______合金.
(2)老师又给了小杭一瓶硝酸银溶液,小杭取前一次无法测得结果的合金10g投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路,经测定,固体质量变成了25.2g,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4.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用盐酸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试回答: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杂质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

则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写化学式,下同);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
5.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

2.选择题(共20题)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
B.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7.
世界最早的铁制品是距今5000年以上的埃及铁珠饰品,其上的铁珠现已被严重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水B.仅需氧气C.水或氧气D.水和氧气
8.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9.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铜丝用作电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
B.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0.
下列物质的表面滴加碘水后不可能呈现蓝色的是()
A.芋头片 B.土豆片 C.面包片 D.猪油
11.
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 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 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④
12.
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C.Cu、Ag、FeSO4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13.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1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粉
Cu粉
稀盐酸,过滤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FeSO4溶液
CuSO4
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5.
三大合成材料中不含 ( )
A.合成橡胶B.塑料C.淀粉D.合成纤维
16.
取一定数量同一种类的铁钉,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一个空烧杯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里,每天观察铁钉表面是否生锈,记录铁钉生锈的程度。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甲、这个实验可以比较铁钉在水中和空气中生锈速度的快慢
乙、如果找不到同种铁钉,用种类不同的铁钉做这个实验也可以
丙、若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的铁钉生锈快,可推断,铁钉在液体中容易生锈
A.仅有甲B.仅有乙C.仅有丙D.甲、丙
17.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
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18.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渣是Ag、Cu、Zn B.滤液中含有Zn2+、Mg2+、NO
C.滤渣是Ag、Cu、Mg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19.
将铁粉装入纱袋制成“吸金球”,以“吸”出含有金盐的电镀废液中的金,变废为宝.“吸金”利用的原理是(  )
A.铁粉具有吸附性B.铁粉具有磁性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强D.铁的导电性比金强
20.
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
A.金属钨能做灯丝的主要原因是钨的硬度大
B.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C.煤气泄漏时向室内洒水可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滴灌智能控制技术,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1.
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盐酸中,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溶液变成浅绿色B.有无色气体产生C.铁粉不断减少D.有棕色沉淀生成
22.
2009年起,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定为5月12日,2013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时,把手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在钢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防锈
C.铁、铜和钢属于导体,塑料和油漆属于绝缘体
D.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3.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D.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24.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a2CO3、KNO3、NaCl
B.NaOH、KCl、HNO3
C.Na2SO4、BaCl2、NaNO3
D.KNO3、NaCl、CuSO4
25.
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
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
D.CoCl2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3.填空题(共7题)

26.
绍兴市获得2015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被授予大禹鼎。“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还社会一个蓝天碧水,为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1)某湖泊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随着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湖泊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①该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 (选填“种群”或“群落”)。
②图乙表示图甲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E生物可能是图甲中的________ 。
③人们采用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湖泊环境,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种方法做出解释:________ 。
(2)某化工厂流程会产生澄清废水,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g+、Cu2+、Cl、NO3 ,已知:白色的沉淀Fe(OH)2在空气中会迅速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 .
 
①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②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除去该废水中原有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部分流程如图所示.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单质A是________.
(3)修建山区水库既可以防洪水,还能发电和灌溉,其发电过程简化如图.
 
①水库大坝修建时,下部B比上部A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汛期时,开闸排水,水的流量是60米3/秒,每小时排水________吨.
③汛期时,开闸排出的水冲击水轮机,使发电机组发电,若此时每秒钟释放的机械能为1.2×106焦,能量利用的效率为25%,该水库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多大________?
27.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1)0a段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溶液中溶质有____种;
(3)c点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x值是多少?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8.
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B、C、D、E、F、G、H、M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 A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能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H、G 均可与 M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 和 M 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D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俗名苏打。在 B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 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 M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29.
将下列五个选项的字母分别填写在横线上,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A.缓慢氧化B.疏松易吸水C.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D.使铁器与空气隔绝E.没有水分存在时铁不易生锈
(1)钢铁锈蚀的条件:________ 
(2)钢铁锈蚀的过程:________ 
(3)铁锈的状态:________ 
(4)使铁器保持干燥:________ 
(5)铁器表面喷漆:________.
30.
有A、B、C、D四种物质的稀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BaCl2、AgNO3、HCl中的某一种溶液。如图为常温下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其中“↓”表示产生沉淀,“↑”表示产生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试回答:

(1)试判断A物质是________。   
(2)请写出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1.
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 ;⑤D 中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变成红色后,停止加热;⑥待 D 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⑦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先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
B. 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C. 打开活塞滴加盐酸和点燃酒精灯加热,谁先谁后都可以
(2)B 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___,装置 B 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使装置气压平衡。   
(3)已知:CuO 样品质量为 m1克,E 中增重为 m2克,D 中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为 m3克,A 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m4克,以下数据中能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是(_______)   
A. m1、m2  B. m2、m3  C. m1、m3  
A. m2、m4
(4)若使制取氢气是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
32.
“登高取物”游戏规则:梯子上下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游戏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终登顶者可以获得“足球”奖励。甲同学根据规则能顺利获奖,乙同学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BaCl2中选择合适物质填入①、②两处,也顺利获奖。

(1)②是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