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如图甲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图乙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心脏的不同部位。
(1)图甲中“剪刀”模拟消化液中的_________;
(2)葡萄糖最终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_(选填数字)。

(1)图甲中“剪刀”模拟消化液中的_________;
(2)葡萄糖最终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_(选填数字)。
2.
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如图所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m?_________
(2)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___________(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m?_________
(2)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___________(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3.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压力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O为一水平杠杆,OA长120cm,O为支点,AB:OB=5:1;已知报警器R0的阻值恒为10Ω,压力传感器R固定放置,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闭合开关S,水平踏板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示数达到5V时,报警器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踏板、压杆和杠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多少?_______
(3)若电源电压变为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触点B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B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多少厘米?____________
F/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
R/Ω | 45 | 34 | 24 | 18 | 14 | 12 | 10 | … |

(1)电源电压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多少?_______
(3)若电源电压变为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触点B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B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多少厘米?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
C.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
D.神经元具有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
6.
实验室有一个蓄电池,“+、﹣”极的字样已经看不清,几名同学想通过实验来判电池的正负极,下面有关他们的方案及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方案不可行 |
B.乙方案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一定会被烧坏 |
C.丙方案可行,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划电池与开关相连一侧是负极 |
D.丁方案可行,闭合开关后若发光二极管发光,则电池与开关相连一侧是正极 |
7.
如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
B.声音传播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
8.
小明在复习光学知识时提出以下观点,这些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光在15℃的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108km/h |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
C.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
D.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的特点不成立 |
12.
如图所示,将玻璃板、课本、铁板、塑料板分别置于条形磁体与铁质回形针之间(不碰到条形磁体与回形针)时,能够影响条形磁体对铁质回形针吸引作用的是( )


A.玻璃板 | B.课本 | C.铁板 | D.塑料板 |
1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且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U1=OV、△U2=2V、△U3=1V |
B.△U1=OV、△U2=2V、△U3=2V |
C.△U1=0.5V、△U2=1V、△U3=1.5V |
D.△U1=0.2V、△U2=1V、△U3=0.8V |
14.
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三段(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与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所示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 )


A.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 | B.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 |
C.两副眼镜都是小刚的 | D.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 |
17.
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 | B.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
C.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 D.电压的作用是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 |
18.
下列有关电和磁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这种研究方法是类比法 |
C.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的地理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地理北极附近 |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
20.
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
D.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
21.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能够与人进行智能的对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C.我们能够辨别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主要利用了它的音色 |
D.将机器人的音量调小以免干扰周围邻居,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3.填空题- (共6题)
25.
声音是由物体_____而产生的。利用超声波雷达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若声呐向海底发出声波信号后2s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26.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由于光经过不同_____时发生了_____现象造成的。

28.
“千门万户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了,小余将静电窗花贴在玻璃上(如图),静电窗花是采用PVC静电膜材质,材料本身不带胶,依靠静电吸附到承载面上的贴纸,则玻璃由于_____(选择“摩擦起电”“静电感应“),带上与窗花_____(选填“同种”“异种”)电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