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0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30

1.简答题(共3题)

1.
计算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
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所花时间是10s。求:

(1)木箱A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
(2)小王对木箱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求此过程中:

(1)做的总功。
(2)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选择题(共30题)

4.
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这些物理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焦耳”这个单位便是其中的一例.在下列各个物理量中,不是用“焦耳”作为单位的是()
A.功率B.内能C.功D.热量
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B.KOH, HNO3,K2CO3
C.Ba(OH)2,CuSO4,CuOD.NaOH,HCl,Ba(NO3)2
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棉花后可以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
B.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C.加热硫酸铜晶体可观察到由白色变蓝色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纸张燃烧
C.稀盐酸除铁锈D.食物腐烂
8.
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压缩气体做功过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9.
下列几组物质中,全部是金属单质的一组是()
A.硫氧气碳
B.石墨铝黄金
C.钻石铁片溴
D.镁带铜汞
10.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
11.
下列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吸收空气中的CO2,该产物的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会风化的是()
A.NaClB.生石灰C.烧碱D.纯碱
12.
身边处处有化学,以下关于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无水硫酸铜可用于鉴别水和酒精两种物质
B.医院用生理盐水实际上就是0.9%NaCl溶液
C.为了增强农作物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可适当施加磷肥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立即服用鸡蛋清解毒
13.
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用途是()
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用作建筑材料,用来抹墙
C.常用来检验铵盐的存在
D.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15.
下列各组物质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HCl NaCl
B.CuCl2Na2SO4KNO3
C.BaCl2KOH NaNO3
D.CaCl2Na2CO3NaCl
16.
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食盐:NaClB.纯碱:NaOH
C.碳铵:NH4HCO3D.熟石灰:Ca(OH)2
17.
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O(NH22B.KNO3C.K2CO3D.Ca3(PO42
18.
鉴别下列各组无色溶液,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物质
所选试剂(均为溶液)或方法
A
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
观察颜色
B
CH4和H2
点燃,检验产物
C
AgNO3和K2SO4
BaCl2
D
HNO3和NaNO3
酚酞
 
A.AB.BC.CD.D
19.
下表是生活中的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物质
A
B
C
D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新鲜牛奶
pH
10
3
9
7
 
A.AB.BC.CD.D
20.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是CuSO4·5H2O,属于盐
B.一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臭氧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D.碳酸氢钠能解离出H+,属于酸
21.
冰天雪地,为了防止飞机运行事故的发生,飞机常使用除冰液.除冰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C2H6O2).下列关于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B.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
D.乙二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
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科学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科学书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焦B.0.2焦C.2焦D.20焦
23.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2CO2 + 2H2O推测X的化学式()
A.CH4B.C2H4C.C3H6D.C2H6
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阶段,人类所用能量,大部分来源于燃料燃烧
B.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D.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把油料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成有用的机械能
25.
下列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
A.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运动起来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
D.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
26.
如图是深圳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7.
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28.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春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滇池息息相关,所以保护滇池,人人有责。滇池对昆明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C.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D.水具有较高的温度
29.
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自重20N,其下端挂重280N的物体G,杠杆可绕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要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
A.200NB.250NC.300ND.400N
30.
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较小
B.F2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
31.
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木块时,应尽量匀速
B.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
C.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32.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3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的冰块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D.饮料放入冰箱内,饮料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3.填空题(共4题)

34.
要鉴别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某同学各取少量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
(1)有两瓶溶液变红,则它们是      ;要区分这两种溶液,可进一步加入 试剂来区分。
(2)有两瓶溶液变蓝,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  (现象)的是碳酸钠.
(3)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35.
有下列物质:①纯碱 ②石灰石 ③盐酸 ④干冰 ⑤水银 ⑥烧碱 ⑦氧气;⑧生铁;⑨氯化铁⑩硫酸铜。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
(2)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气体单质是
(3)工业上用来除铁锈的物质是
(4)能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5)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     
(6)可作致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7)进行湿法炼铜,所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8)氯化铁与烧碱溶液反应,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36.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______________。
37.
如图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改变了,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3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