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科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93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27

1.简答题(共6题)

1.
小江到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园内瀑飞潭碧、林茂树古,因此荣获“浙江省最美生态景观”荣誉。

(1)钱江源森林公园可看作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2)景区内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主要与植物的哪些生理作用有关?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在林区野炊、烧烤   B.矿泉水瓶带离林地   C.捕杀珍禽异兽
2.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
小柯
小江
小龙
操作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3.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   (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4.
图甲为玩具“跳跳杆”及组成部件(相关信息见下表)。杆内的弹簧可以自由伸缩,人站上踏板后弹簧受拉伸长,随后收缩将人向上弹起,带动跳跳杆一起向上运动。由于重力作用,人和跳跳杆在到达最高处后会下落,杆着地后,人继续往下运动拉长弹簧,接着弹簧又收缩将人向上弹起,……所以人就和杆一起连续跳。

杆高(m)
自重(kg)
踏板数量(个)
单个踏板面积(m2
弹簧数量(根)
适用范围(kg)
1.10
2.5
左、右各1
0.004
1
30-100
 
(1)人站在踏板弹簧向下伸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重力势能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C.人的机械能守恒
(2)玩跳跳杆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这主要是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的功能。
(3)如图乙,质量为60kg、双脚面积为0.04m2的同学在玩跳跳杆,当弹簧的长度为56cm时,踏板与他的双脚完全接触,此时弹簧的弹力通过踏板对脚的压强是多少(踏板的重力忽略不计,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如图丙)?
(4)上题中的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连续跳了20次,杆每次上升的高度平均为0.2m,则弹簧克服杆本身重力做功 J(假设杆始终竖直),从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跳杆本身的重量应该
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轿车走进许多家庭。

(1)轿车行驶时,汽油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
(2)按图乙所示速度行驶180km约需多少时间?(写出计算过程)
6.
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
A.杀毒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据图乙信息计算:电热开水器每天正常加热5h所消耗的电能。

2.选择题(共12题)

7.
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海波熔化实验中水的作用类似的是(  )
A.B.
C.D.
8.
2014年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A.昆虫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
9.
系统由器官组成,下列器官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
A.B.
C.肾脏D.心脏
10.
如图是桃树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桃树是裸子植物B.①是种子,②是果皮
C.桃花的子房发育成种子D.桃子是桃树的生殖系统
11.
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是传染源
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2.
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无机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度,反应后本身质量减少
13.
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4.
如下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南极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15.
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黒,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16.
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中拨动是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B.∠2C.∠3D.∠4
18.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有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C.地球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屋
D.地球上的水是循环不息的,不必担心水资短缺

3.填空题(共6题)

19.
如图是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请读图回答:

(1)大肠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2)细菌通过 繁殖,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人胰岛素。
(3)请结合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作为尖端技术,不存在风险问题;
B.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等领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C.图中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20.
小柯发现花盆中植物的叶子出现暗绿带红症状,购买了Na3PO4给植物施肥。目的是给植物补充____元素,Na3PO4中P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21.
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日心说 ②地心说 ③大爆炸宇宙论
(2)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经历着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以下对酸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与碱作用时失去它原来性质的就是酸 ②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③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
22.
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的水平力FA,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点40 cm处的B点同进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______(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_______N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
23.
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____Ω。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_____(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24.
“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现象一:雨天走路,很多人裤子后面会甩上泥巴。原因是他们走路是地脚后跟向后抬得过高、过快,把附着在鞋底的泥巴甩离,由于泥巴具有___________就飞到裤子上去了。
现象二: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如图所示,输液时输液袋口A处后插有输液管B、空气管C,C插入袋口处不能过高,保证袋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即袋口到手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袋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和手之间的高度差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对手上针眼处的_______不变,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下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6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