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3-4节测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268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简答题(共4题)

1.
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2.
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

(1)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多少?______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_____
3.
某校八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利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处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
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举一例)。

2.选择题(共17题)

5.
如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6.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7.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 g,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氯化钾,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gB.(a-c)g
C.(a+b-c)gD.(a-b-c)g
8.
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B.澄清石灰水C.氧气D.木炭
9.
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KMnO4 MnO2
B.K2MnO4 MnO2
C.KMnO4 MnO2 K2MnO4
D.KMnO4 K2MnO4
10.
一定质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11.
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A.反应发生装置
B.气体收集方法
C.反应的基本类型
D.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的放置方法
12.
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13.
用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可用浓硫酸干燥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4.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制汽水B.供给呼吸C.用于灭火D.做气体肥料
15.
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
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17.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
A.只含硫元素
B.一定含氧元素
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
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18.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时质量不变
B.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
C.10g碳与10g氧气反应能生成20g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轻,因为石蜡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1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
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Mg+O22MgO
21.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A.1B.2C.3D.4

3.填空题(共5题)

2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占空气体积的____。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是它的性质_____(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选择_____类型的发生装置,收集时用_____法。
2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4.
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25.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1)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原子  而生成生成物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            ,守恒(没有改变)。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与 的质量相等。(用化学式回答);
26.
将25gA物质和5gB物质混合加热反应后,测得A物质仍有10g,B物质已经反应完,生成C物质11g,还有一种新物质D。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依次为m(A):m(B):m(C):m(D)= 。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