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提纯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呈现的是科学课堂上“物质提纯小组竞赛”的场景。
(1)甲组抽到的题目是“从30 g NaCl和2 g KNO3的混合物种提纯NaCl”。同学们经研究认为依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物理方法来提纯。上述两固体___(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蒸发结晶后得到NaCl的质量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g。

甲组一位同学问道:“能否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上述溶液a中析出KNO3,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请你判断此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

(2)乙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利用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如图③所示的化学方法来提纯。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由于BaCl2溶液的用量不易控制,会使溶液b的溶质有多种情况,导致蒸发后得到的固体可能不纯。
(3)同学们对乙组方案中溶液b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BaCl2。
猜想二:NaCl。
猜想三: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经讨论,大家认为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作出判断。
各组依据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应后溶质的确有三种情况。
(4)同学们对甲、乙两组提纯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反思评价) 大家认为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可以实现物质的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还要考虑到反应物用量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拓展提升) 老师说:“合理选择试剂,用化学方法可以从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就能得到NaCl。”
(1)甲组抽到的题目是“从30 g NaCl和2 g KNO3的混合物种提纯NaCl”。同学们经研究认为依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物理方法来提纯。上述两固体___(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蒸发结晶后得到NaCl的质量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g。

甲组一位同学问道:“能否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上述溶液a中析出KNO3,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请你判断此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

(2)乙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利用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如图③所示的化学方法来提纯。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由于BaCl2溶液的用量不易控制,会使溶液b的溶质有多种情况,导致蒸发后得到的固体可能不纯。
(3)同学们对乙组方案中溶液b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BaCl2。
猜想二:NaCl。
猜想三: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经讨论,大家认为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 | 若看到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若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正确 | |
若看到冒出气泡 | 猜想三正确 |
各组依据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应后溶质的确有三种情况。
(4)同学们对甲、乙两组提纯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反思评价) 大家认为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可以实现物质的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还要考虑到反应物用量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拓展提升) 老师说:“合理选择试剂,用化学方法可以从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就能得到NaCl。”
2.
Na2SO4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NaOH和Na2CO3添加过量,可加入适量________ (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如图乙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在________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___________。

甲

乙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NaOH和Na2CO3添加过量,可加入适量________ (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如图乙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在________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___________。
3.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从Na2SO3溶液、HCl(稀)、Ba(NO3)2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

(1)写出A、B、C三种试剂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2)在实验Ⅰ中,所加的A溶液应该过量,原因是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实验Ⅱ中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Ⅲ中,要得到较为纯净的KCl溶液,所加试剂C应当适量。在此实验中,___的时候,就应停止加入试剂。

(1)写出A、B、C三种试剂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A.____、 | B.___、 | C.____。 |
(3)实验Ⅱ中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Ⅲ中,要得到较为纯净的KCl溶液,所加试剂C应当适量。在此实验中,___的时候,就应停止加入试剂。
5.
X、Y、Z、M、Q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Q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X为呼吸作用的产物,M为光合作用的产物,Z常温下为液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M属于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Q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若Y属于盐类物质,则X→Y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举一例)。

(1)M属于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Q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若Y属于盐类物质,则X→Y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举一例)。
2.选择题- (共11题)
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混有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
B. | CuO混有炭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7.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 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
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
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
8.
分离提纯物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操作必备的技能之一。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其化学反应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物质(括号内是杂质) | 除杂质试剂 | 化学反应原理 | 操作或方法 |
A. | Cu(Fe) | H2SO4 | Fe+H2SO4===FeSO4+H2↑ | 过滤 |
B. | NaCl(Na2CO3) | HCl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蒸发 |
C. | CO2(CO) | NaOH | 2NaOH+CO2===Na2CO3+H2O | 通入 |
D. | KOH(K2CO3) | Ca(OH)2 | K2CO3+Ca(OH)2===CaCO3↓+2KOH | 过滤 |
A.A B.B C.C D.D
9.
(2017·江苏常州)从混合物中分离与提纯X(括号内是杂质),不能用如图所示的方案的是( )


A.Ag(Fe) | B.Cu(CuO) | C.CaCO3(CaCl2) | D.FeSO4(CuSO4) |
10.
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②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另称取1.38 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 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②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另称取1.38 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 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 |
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 |
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 |
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 |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用所给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物质 | 鉴别试剂 |
A. | (NH4)2CO3、NH4Cl、Na2SO4三种溶液 | Ba(OH)2溶液 |
B. | NaOH、NaNO3、Na2SO4三种溶液 | MgCl2溶液 |
C. | K2CO3、KOH、BaCl2三种溶液 | 稀硫酸 |
D. | CuO、C、Fe三种固体粉末 | 稀盐酸 |
A.A B.B C.C D.D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HCl、NaOH、FeCl3、NaCl |
B.H2SO4、NaCl、Na2CO3、CaCl2 |
C.NaNO3、HCl、CaCl2、KOH |
D.MgCl2、KOH、Cu(NO3)2、Na2SO4 |
13.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
14.
国土资源部2017年5月18日宣布,中国首次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化合物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燃冰是国际公认的石油、煤的替代能源 |
B.q一定是CO2 |
C.通常状况下,r是一种液体 |
D.m与n、p与n反应的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
15.
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中,错误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
16.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钾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得到下表所示现象(“↑”表示气体,“↓”表示沉淀,“-”表示无明显现象)。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甲 | | ↓ | - | ↓ |
乙 | ↓ | | ↑ | - |
丙 | - | ↑ | | - |
丁 | ↓ | - | - | |
A.甲是碳酸钠 | B.乙是稀盐酸 |
C.丙是氢氧化钡 | D.丁是硫酸钾 |
3.填空题- (共3题)
17.
如图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____。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_______。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____。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_______。
18.
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______三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__________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______三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__________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