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73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8/7

1.简答题(共4题)

1.
鳀鱼,又有俗名鲅鱼食、离水烂、老雁屎,曾经是黄海数量最大的鱼种,也是黄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物种.请回答下面有关鳀鱼的问题.
(1)鳀鱼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季黄海北部水域温度回升,鳀鱼进入黄海北部近海海域,威海市石岛东南是其密集地之一.影响鳀鱼洄游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
(2)鳀鱼俗称为“鲅鱼食”,起因于它是鲅鱼的主食.鲅鱼与鳀鱼之间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3)鳀鱼又名“离水烂”,是因为它离水死亡后很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导致它腐烂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2.
伪装之王变色龙学名叫“避役”,长约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贮藏着黄、绿、蓝、黑等各种色素细胞,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变色龙就随之改变体色.科学家仿照变色龙,制成了一种既能自动改变颜色,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的军装.
(1)变色龙属于_____________(脊椎/无脊椎)动物.
(2)变色龙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就随之改变体色始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这是_____________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
(3)科学家仿照变色龙,制成了一种既能自动改变颜色,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的军装.这在生物技术上属于_____________.
3.
对分布在A、B、C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如果上述数据分别取自于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则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地区为_____,B地区为_____,C地区为_____。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_;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它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
(3)对这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
(4)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虽然可以有效地逃避猛禽的捕食,但难以躲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说明_____
4.
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请写出以下资料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兰花种在荫棚下,芒果树喜欢“晒太阳”.______________
(2)鸡能够在短期内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约3小时.______________
(3)某健康杂志指出,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足够.______________
(4)捕虫灯能诱杀昆虫._____________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纷纷从土壤中爬出.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11题)

5.
科学家曾对世界最深的海沟马利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仍有各种蟹、虾,但没有藻类植物.下面哪种解释是不准确的(  )
A.环境影响生物的分布B.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比对植物的小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
6.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土质比较疏松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象竹子
7.
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9.
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
A.阔叶树与松树进行生存竞争B.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
C.北方阔叶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D.松树比北方阔叶树更适应寒冷的天气
1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影响桃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  )
A.空气B.温度C.水分D.阳光
11.
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能影响环境
12.
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
13.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雁南飞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D.秋风扫落叶
14.
蜜蜂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捕食D.竞争
15.
在缺水的旱季,非洲肺鱼深藏在泥洞中进行夏眠。在夏眠时,肺鱼不吃不动,通过类似于肺功能的鳔来完成微弱的呼吸,直到雨季来临才破洞而出。肺鱼在夏眠过程中( )
A.不需要氧气
B.新陈代谢完全停止
C.不能适应旱季环境
D.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减少

3.填空题(共2题)

16.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块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生长的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到了成熟季节,人们喜悦收获粮食.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______.
17.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______,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______.
(3)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将哪些生物联系起来,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