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脸学校2019学年九年级科学暑期返校测试(无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700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9/9/7

1.简答题(共3题)

1.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2.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3.
高炉炼钢的化学方程式为:,500吨含Fe2O380%的赤铁矿在高炉内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

2.选择题(共20题)

4.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碳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
6.
据新闻报道,今年4月,一辆运输浓盐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露闹市,经喷水和散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的做法解释错误的是(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的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D.喷水是尽快把盐敢冲进下水道
7.
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0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8.
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9.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A.AB.BC.CD.D
10.
互联网用上H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下列被曝光的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蜻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月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11.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爹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z
12.
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下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①反应速率:Mg>Fe>Zn
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③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④反应后溶浪溶质质量分数:Mg<Fe<Zn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下列有关硫酸铜的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动物蛋白交性凝固,因此可以用来杀菌
B.白色硫酸铜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因此硫酸铜晶体可以用来检验水的存在
C.白色硫酸钢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铜晶体,因此可以用硫酸铜粉末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因此如果不慎误服硫酸铜会引起人的中毒
14.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15.
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
A.活性炭(C)B.铁屑(Fe)
C.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3)D.胆矾(CuSO4.5H20)
16.
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现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②镁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铁跟销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稍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 AgNO3+Mg=Mg(NO3)2+2Ag
D.限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1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是并列失系,分别包含c、)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
蔗糖溶解
B
单质
化合物
 C60
纯净的空气
C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uSO4•5H2O
葡萄糖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食盐溶液
 
A.AB.BC.CD.D
18.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烧碱、苛性钠、NaOH
D.生石灰、石灰石、CaCO3
19.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渐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如下图,则符合这种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A.AB.BC.CD.D
20.
下列物质和盐酸能反应生成黄色溶液的是(    )
A.FeB.MgC.Cu(OH)2D.FeOH)3
21.
现有甲:M(OH)2=M2++2OH-:乙:MY=H++Y-:丙:MC13=M3++3Cl-:丁:KHSO4=K++H++SO42-四个电离方程式(其中M为金属元素、Y为非金属元素)判断,属于酸类的是(   )
A.M(OH)2B.MYC.MC13D.KHSO4
22.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20世纪40年代就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H2O+NH3+CO2= NH4HCO3
(2)NH4HCO3+NaCl=NaHCO3+NH4Cl
(3)2NaHCO3=Na2CO3+H2O+CO2
该制碱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23.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B.CaCO3CaO +CO2
C.H2SO4+ 2NaOH=Na2SO4+2H2OD.CH4+2O2CO2+2H2O

3.填空题(共3题)

24.
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飞.硫酸c.熟石灰d.硫酸铜e.纯碱f.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f)填空(不得重复)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于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____
(5)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
(6)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______
25.
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______
26.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学”。请回答

(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盐酸,B是红色的化物,则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硫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