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习题精练——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63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简答题(共5题)

1.
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19.6%的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20.0
17.4
14.8
13.5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____7 (选填“>”、“=”或“<”)。
(2)配制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多少毫升? _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是否优良_____。
2.
在锥形瓶中加入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结果)。
3.
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
据报道,科学家研制一种太阳能反应器,利用新型催化剂二氧化铈,集中太阳的热量产生高温,将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产物可供燃烧发电。转化示意图如下:

(1)转化①的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CO2+H2OCO+H2+X,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转化③中,体现了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_____,所以可用作燃料。
(3)某同学设想利用铁、铜等常见金属从可溶性铈盐中置换出金属铈,用于制备二氧化铈。他在实验室利用金属与酸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记录现象如下:
金属
Ce(铈)
Fe
Cu
与稀盐酸反应
放出气泡速率很快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他的设想能否实现?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5.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我国深水钻井平台“981”用钢量达3万吨,露出平台的钢、铁很容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
(2)写出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硫酸铜、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2.选择题(共15题)

6.
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占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经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7.
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的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船的主体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
B.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9.
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10.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钾B.铁C.铜D.金
11.
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2.
如图用“W ”型管进行CO 还原CuO 的微型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错误的是(  )
A.a处黑色粉末变力红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
C.b处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14.
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
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15.
小明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盐酸 ②硝酸银B.①稀硫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 ②硝酸镁
16.
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
17.
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18.
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市天某化工园区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g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D.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19.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20.
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填空题(共5题)

21.
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则X是_____。
(2)充分反应后铜片A 、B 、C的质量m1、m2、m3的大小关系为_____。
22.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23.
波尔多液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

(1)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喊),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_____浸泡除去。
24.
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华雪同学把两根绕成螺旋状的洁净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1)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铜丝上有_____色物质生成,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_____,离子数目增加的是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华雪同学_____(填“能”或者“不能”)证明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
25.
科学上把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把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还原剂,把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氧化剂。例如反应:CuSO4 +Fe =
Cu + FeSO4,其中Fe作还原剂,CuSO4作氧化剂。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现有下列反应:
A.Na2O2+2HCl=2NaCl+H2O2B.Cl2+H2O2=O2+2HCl
C.2H2O2=2H2O+O2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在上述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降低”);
(2)H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