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如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于______kg这种尿素(精确到0.1)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于______kg这种尿素(精确到0.1)
2.选择题- (共15题)
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把固体氢氧化钠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
B.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立即取出与比色卡对照 |
C.为了不浪费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D.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
5.
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
B.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钙和碳酸钡 |
C.杂质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钠 |
D.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共有三种 |
7.
金属Ni、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盐X、Y、Z的溶液中,置换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
| X盐 | Y盐 | Z盐 |
Ni | 无 | 无 | 有 |
Zn | 无 | 有 | 有 |
A.X、Zn、Ni、Y、Z | B.X、Y、Ni、Zn、Z |
C.Z、Zn、Y、Ni、X | D.X、Zn、Y、Ni、Z |
10.
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 | B.甲→丙→乙→丁 | C.丙→乙→甲→乙→丁 | D.乙→甲→丙→乙→丁 |
11.
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性物质(纯净物)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硝酸;②氯化钡溶液、硝酸钠溶液、稀硫酸;③氯化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锌粒;④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⑤硫酸铁溶液、硝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硝酸;②氯化钡溶液、硝酸钠溶液、稀硫酸;③氯化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锌粒;④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⑤硫酸铁溶液、硝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A.②④ | B.②③ | C.③⑤ | D.①④ |
12.
把一定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m表示氢气的质量,t表示反应时间),则投入的锌与镁的质量比是( )


A.1:1 ![]() | B.24:65 ![]() | C.65:24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C | KNO3溶液 | K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A.A ![]() | B.B | C.C | D.D |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
C.烧碱、碳酸钠、Na2CO3 | D.食盐、氯化钠、NaC1 |
16.
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A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 |
B.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氯化氢气体 |
C.A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 |
D.A为稀硫酸溶液,B为氢气气体 |
3.填空题- (共10题)
17.
据测试,室内空气污染是很严重的,特别是人数密集的室内和新装修的房间。为了减轻室内污染的危害,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在室内放置空气过滤器。过滤器中的主要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多种有害气体。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效果是不同的,下表是某种规格的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率。请根据表内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相同条件下,活性炭对哪种气体有较好的吸收效果________。
(2)若要通过实验来比较同种规格同种质量的活性炭分别吸附NO2和SO2的效果,则该实验要在控制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气体 | 压强 | 1.01×105帕 | 1.5×105帕 | ||
| 温度 | 10℃ | 20℃ | 10℃ | 20℃ |
H2S | 72.3% | 85.6% | 78.8% | 91.4% | |
HCHO(甲醛) | 70.8% | 82.5% | 75.9% | 88.4% | |
SO2 | 80.6% | 91.3% | 85.7% | 95.6% |
(1)在相同条件下,活性炭对哪种气体有较好的吸收效果________。
(2)若要通过实验来比较同种规格同种质量的活性炭分别吸附NO2和SO2的效果,则该实验要在控制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18.
下表列出空气、NH3(氨气)、CH4、HCl四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
(1)其中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若用右图装置收集NH3(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
(4)若用此图装置除去氢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则装置内应装的试剂为________。
| 空气 | NH3 | CH4 | HCl |
密度(g/L) | 1.293 | 0.771 | 0.717 | 1.629 |
溶解性 | ![]() | 极易溶 | 极难溶 | 极易溶 |
(1)其中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若用右图装置收集NH3(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
(4)若用此图装置除去氢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则装置内应装的试剂为________。

19.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架子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大烧杯外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填序号)
(3)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则瓶中的固体为________。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填序号)
A. 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
B. 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
C. 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
21.
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5表示碳酸钠先与________反应
(2)原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有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小明同学欲测定此次使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式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3)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5)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6)求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1)0-5表示碳酸钠先与________反应
(2)原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有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小明同学欲测定此次使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式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3)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5)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6)求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_______
实验次数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20 | 15 |
2 | 20 | 10 |
3 | 20 | 6.8 |
4 | 20 | n |
22.
从Na、O、S、H、C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一个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2)常用于除锈的酸__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碱________
(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_
(5)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2)常用于除锈的酸__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碱________
(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_
(5)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
23.
2008年全球出现“无声海啸”——粮食危机,而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市场价格稳定。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氯化钾KCl、③硝酸铵NH4NO3、④磷矿粉[Ca3(PO4)2]
(1)以上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尿素因含有________元素,所以是一种有机物。
(1)以上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尿素因含有________元素,所以是一种有机物。
24.
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在氯气(Cl2)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H2可以在黄绿色的Cl2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________。
(2)写出氢气点燃后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可以得出结论:燃烧________要有氧气参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________。
(2)写出氢气点燃后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可以得出结论:燃烧________要有氧气参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5.
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
2 CO2+ 3 H2O 。
(1)乙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________CO2+ ________H2O + ________ CO 。

(1)乙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6.6 | 5.4 | a |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