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元培教育集团201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初一科学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60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3

1.简答题(共3题)

1.
下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_____(用图中字母、箭头及相关文字表示).
(2)在形成过程中,神经冲动是在_____产生的.
(3)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_____。
2.
图中1是公鸡外形,2是母鸡外形,3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4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据图回答问题.(提示:鸟类、哺乳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

(1)图1和图2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性征在生理学上叫______
(2)图三的公鸡将______.
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
(3)而小明家里的鸡场只养母鸡,他想人家家的鸡蛋能孵出小鸡,而他家的鸡蛋却不行.这是因为______.
3.
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在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你感受到这些变化了吗?请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身高生长速度__________ 
(2)从图B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__________和女性的卵巢迅速发育。
(3)从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__________。

2.选择题(共20题)

4.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最有效的药物。下列与疟原虫结构最相近的是(  )。
A.大肠杆菌B.青霉菌C.埃博拉病毒D.草履虫
5.
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
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
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D.只要眼球正常,就不会失明
6.
如图甲、乙分别所示为某植物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育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7.
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是制取大豆油的原料,我们食用的毛豆、豆腐、千张、豆浆、豆芽、豆腐乳等都离不开它.以下关于黄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黄豆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毛豆就是它的果实
B.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胚乳
C.豆芽是由黄豆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其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胚轴发育而来
D.一粒黄豆和一粒玉米相比,玉米有果皮,而黄豆没有
8.
中华秋沙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  卵生
B.体内受精  胎生
C.体内受精  卵生
D.体外受精  胎生
9.
如图为桃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⑧是胚珠,未来会发育成种子,即“桃仁”
B.④和⑦是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C.过程A表示桃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风力来完成
D.如图表示桃的无性生殖过程
10.
“受精”的正确含义是指(    )
A.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融合B.精子和卵子接触
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内D.许多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中
11.
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  )?
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 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利; ⑦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⑥⑦
12.
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B.食品本身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C.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D.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
13.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1)都属于第二性征 (2)都能产生生殖细胞(3)都能分泌性激素 (4)产生生殖细胞的活动都有周期性  (5)都能输送生殖细胞.
A.(1)(2)B.(2)(3)C.(3)(4)D.(4)(5)
14.
某孕妇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脐带有缠绕现象,脐带队胎儿的发育作用是( ).
A.与母亲的血管相连B.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
C.没什么用,胎儿出生时会剪短D.与胎盘相连
15.
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16.
人耳能分辨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是0.1秒.一位同学在一根10米长的装满水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则另一端的同学能听到的敲击声次数是:(    )
A.1次B.2次C.3次D.4次
17.
如图甲所示,蜡烛 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所成像为 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 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18.
阳春四月,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中的红色光
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灯光
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9.
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B.A处应是紫光
C.只有AB之间有光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21.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22.
一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使光线仍平行射出,则需(    )
A.把光源上移一些
B.需把光源下移一些
C.不需移动光源
D.条件不足,无法不断
23.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
A.镜子中的“自己”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3.填空题(共8题)

24.
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示大豆的种子和幼苗,图乙中A所示的结构是由图甲中标号___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__点(选填“T1”或“T2”或“T3”).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大豆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摄氏度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组萌发,乙丙两组不萌发B.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试验
C.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D.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
(4)张大爷将蜜桃的枝条嫁接到普通毛桃的茎上,你认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___.
25.
如图是昆虫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区别是:有没有[]___________期,此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6.
研究发现,红豆杉的组织细胞能产生治疗某些癌症的紫杉醇,有人尝试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如图为三种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与紫杉醇产量的数据图。请回答:

(1)据图分析,获得高产紫杉醇应选___红豆杉为原料。
(2)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培养出新的红豆杉植株,那么利用组织培养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属于___生殖。
27.
某人设计了一个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下图,在C处点燃蜡烛,AB距离一定,在A处立一张白纸板,当C处蜡烛在适当位置上时,便成像在白纸板上,如果B处换为倍数较大或较小的凸透镜,则纸上的成像就不清晰。请回答下列问题:

(l)B处凸透镜代表眼球的_______,A处白纸板代表眼球的_______;
(2)换成厚度较大透镜时,则成像在白纸板的______方,要使A处成像清晰,BC距离要______;如果李明看报纸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效果与换厚度较薄透镜时的情况一样,则应该用_______来矫正。
(3)请提出一个保护视力的简短口号______
28.
元培中学趣味物理社团课中,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29.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为______;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到60 度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
30.
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秀丽全景,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水上高度约为46m,地下最深处为-32.5m,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是由于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倒影与国家大剧院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金蛋”,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_______________m.
31.
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照片如下图所示。这是一种 _______ 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在树林中的水平地面上留下的光斑形状最有可能是下列那幅图 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