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氯化氢)。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g。
(2)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g。
(3)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____。
(4)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g。
(2)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g。
(3)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____。
(4)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水的元素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科学家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分子组成(装置如图Ⅰ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进一步观察发现甲、乙两容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装置如图Ⅱ)。A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B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1)拉瓦锡用实验证明了水的元素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科学家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分子组成(装置如图Ⅰ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进一步观察发现甲、乙两容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装置如图Ⅱ)。A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B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3.
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3kg,加热功率有大小两个档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R1=56Ω、R2=44Ω。


(1)使用挂烫机时,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____相连。
(2)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3)已知熔断器里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 A,请通过计算说明设计师应该选择哪个电路。____________
(4)按照所选的电路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档位的额定功率。________


(1)使用挂烫机时,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____相连。
(2)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3)已知熔断器里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 A,请通过计算说明设计师应该选择哪个电路。____________
(4)按照所选的电路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档位的额定功率。________
4.
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气味的可燃性液体。它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属于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m的值是____。
(3)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1)甲醇属于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m的值是____。
(3)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5.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水参与反应,并可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
B.图乙中的水只是提供热量 |
C.图丙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并可观察H2的收集情况 |
D.图丁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
6.
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
B.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条件 |
C.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D.伸长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
7.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 |
B.乙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细胞 |
C.丙图中,湿纱布包裹鱼头和鱼身有利于保持鱼的呼吸 |
D.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鼓起 |
8.
某同学探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所在密闭容器中温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小时前种子质量(g) | 现在种子质量(g) | 2小时前的温度(℃) | 现在的温度(℃) |
甲组:萌发的种子 | 30 | 25.5 | 26 | 32 |
乙组:煮熟的种子 | 30 | 29.7 | 26 | 26 |
A.乙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B.甲组种子质量减少是由于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
C.甲组容器中温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
D.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阶段呼吸作用强于未萌发的种子 |
9.
某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病毒(HIV-1)的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
B.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它的传染源 |
C.从免疫学角度判断,艾滋病病毒属于抗体 |
D.“魔剪”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 |
10.
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乙是Ag |
B.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 |
C.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 |
D.若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和Cu(NO3)2 |
12.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02中含有氧分子 |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
13.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 B.反应方程式为2NO+2CO![]() |
C.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 D.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
14.
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化学反应室内密封着的气态物质N2O4发生反应:
,导致室内气压增大;在无光条件下,室内发生“逆向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减小。当窗口有光射入时,活塞移动,该过程相当于下图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A.![]() | B.![]() | C.![]() | D.![]() |
15.
甲运动员身高166cm体重63kg,乙运动员身高160cm体重66kg,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如果两人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1=W2;P1=P2 | B.W1>W2;P1>P2 |
C.W1>W2;P1=P2 | D.W1<W2;P1<P2 |
16.
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 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
B.t1~t2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15cm |
C.t2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0N |
D.该物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
17.
根据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现象 | 推测 |
A | 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 | 路灯一定是串联的 |
B | 无色酚酞滴入某溶液不变色 | 该溶液呈中性 |
C |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D | 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 |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A.A | B.B | C.C | D.D |
18.
如图所示处于光滑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根条形磁铁,左侧有一个螺线管,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电磁铁斥力作用,向右运动 |
B.小车受到电磁铁引力作用,向左运动 |
C.只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
D.只将电源正负极交换,电磁铁磁性减弱 |
3.填空题- (共8题)
20.
回答下面显微镜使用的有关问题。

(1)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填字母)。
(2)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生物的游动方向,为了不让该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____(填字母)。

(1)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填字母)。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
21.
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
(2)图Ⅰ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B代表被____利用的能量。
(4)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填序号)

(1)图Ⅰ中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
(2)图Ⅰ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B代表被____利用的能量。
(4)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填序号)
A.a=b+c | B.a<b+c | C.a>b+c | D.c=a+b |
22.
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关联图,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经过图中②,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
(2)通过图中③进入毛细血管,具有调节血糖浓度作用的物质是____。
(3)④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

(1)经过图中②,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
(2)通过图中③进入毛细血管,具有调节血糖浓度作用的物质是____。
(3)④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
23.
图甲是小区内的健身器械坐拉器,图乙是结构模型图。坐在座椅上的人,用力向下拉动手柄A时,操作杆AB会绕着转轴O1转动,连杆BD拉动杆O2C绕转轴O2转动,将座椅向上抬起。图乙中O1A∶O1B=6∶1,O2C∶O2D=2∶1,此时AB杆处于水平位置,BD杆垂直于杆AB和O2C,BD杆对AB和O2C杆的拉力均沿着BD。某同学想估算坐在坐拉器上抬起自己的拉力大小。若手臂对手柄A的拉力方向和人的重力方向在同一直线,忽略坐拉器的自重、转动时的摩擦和座椅的尺度。

(1)杠杆AO1B可视作一种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2)若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此时他让自己保持在图乙的状态,需要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多大?____

(1)杠杆AO1B可视作一种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2)若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此时他让自己保持在图乙的状态,需要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多大?____
25.
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在屏幕上显示他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____(填“远”或“近”)些。

26.
如图所示,物体A在物体B的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A上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图中未画出),则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N,方向____。物体B的重力为____N(滑轮与绳间摩擦、绳重和滑轮重均不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