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
(3)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
(3)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2.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A___B(填“大于”或“小于”)。要测定A、B溶液的酸碱度,其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4.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NaOH | B.可能存在Na2SO4 |
C.肯定不存在BaCl2 | D.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 |
5.
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 | 现象 |
A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
B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C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氯化钠生成 |
D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7.
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选项 | X | Y |
A | CO | Ca(OH)2溶液 |
B | CO2 | NaOH溶液 |
C | HCl | Ca(OH)2溶液 |
D | SO2 | NaOH溶液 |

A.A | B.B | C.C | D.D |
8.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之间反应的现象。
试判断:a、b、c、d依次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b | 无明显现象 | — | 有气体产生 | 有沉淀生成 |
c | 有气体产生 | 有气体产生 | — | 有沉淀生成 |
试判断:a、b、c、d依次是( )
A.H2SO4 Na2CO3 BaCl2 HCl |
B.HCl H2SO4 Na2CO3 BaCl2 |
C.Na2CO3 H2SO4 HCl BaCl2 |
D.BaCl2 HCl Na2CO3 H2SO4 |
9.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的pH小于7 |
B.CsOH和CuO能发生化学反应 |
C.Cs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 |
D.CsOH中Cs元素化合价为+1价 |
11.
如图所示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若盐为BaCl2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若碱为NaOH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
C.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 |
D.若金属为Mg和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产生的H2多 |
13.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段发生的化学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
B.PF段有沉淀生成 |
C.G点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 |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4.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应大量使用 |
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 |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
15.
下列实例中,利用酸碱反应原理的是( )
A.工业上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制烧碱 |
B.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
C.蚊虫叮咬处的蚁酸可涂抹氨水消除 |
D.用稀盐酸洗净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
17.
家庭中可用石灰水保存鲜蛋,这是一种化学保鲜法。下列对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石灰水具有碱性,杀菌能力较强 ②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③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CaCO3薄膜 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使鸡蛋味道更鲜美
①石灰水具有碱性,杀菌能力较强 ②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③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CaCO3薄膜 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使鸡蛋味道更鲜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8.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NaHCO3(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先结晶出来。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NaHCO3一定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
C.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NH4+ |
D.结晶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没有Na+ |
3.填空题- (共9题)
19.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_。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5 | a | 20 |

(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_。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
实验室很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
(1)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氢氧化钠固体也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它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又会变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氢氧化钠固体也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它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又会变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1.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22.
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原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原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___________(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_______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3)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 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___________(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_______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3)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 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图:

(1)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B选用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

(1)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B选用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
25.
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b点烧杯内液体的PH______7(填“>”、“=”、“<”)
(3)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b点烧杯内液体的PH______7(填“>”、“=”、“<”)
(3)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是盛放“维生素C”瓶子的标签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可用CnH8O6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CnH8O6中n=______.
(3)若某人每天最少需补充60mg的Vc,据图可知每天服用Vc 3次,则每次需服用Vc __________片。

(1)维生素C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CnH8O6中n=______.
(3)若某人每天最少需补充60mg的Vc,据图可知每天服用Vc 3次,则每次需服用Vc __________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