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统训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480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小刚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四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2.诗歌鉴赏(共1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
①争得:怎得。
②巇崿(xīè):指山峦。
【小题1】本诗的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
【小题2】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小题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小题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题。
山茶
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小题1】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山茶花的特点。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子 规
吴 融【注】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 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周朴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小题1】请对颔联“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进行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8.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小题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小题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旅居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小题1】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小题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注】
①露华:指凝聚的水珠。
②亸:下垂。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小题2】词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菩萨蛮
谢 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苹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小题1】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小题2】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绪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 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小题1】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