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19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2

1.选择题(共21题)

1.
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志之不立②与绛、灌等列③食埃土,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崤函之⑦屈平正道行⑧因沛焉⑨录毕,送之⑩壮号哭,老人
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
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
C.①/②/③⑩/④⑦/⑤⑥/⑧/⑨
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
2.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遗憾) 克,公问其故(已经)
B.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什么) 齐与楚从亲,惠王之(疾病)
C.而长烟一空(有时候) 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
D.项王日因留沛公与饮(当) 君美甚,徐公何能公也(比得上)
3.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勉励)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出嫁)
B.纵一苇之所(到)   沛公不杯勺(受得住)
C.属皆且为所虏(你) 匈奴七百余里(打退)
D.旧时栏楯亦遂增(优美) 素留侯张良(好的)
4.
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之③苏子愀然,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死而肉骨⑦天下应,赢粮而从⑧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⑩李牧连
A.①④⑩/②/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
D.①④⑧/②/③/⑤/⑥⑩/⑦/⑨
5.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焉(皇帝临幸)   作《师说》以之(送给)
B.又重之以能(美好的)   淡妆浓抹总相(合适)
C.潭中鱼可百头(大约的数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进入)
D.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南边)   张良出,项伯(要求)
6.
下列对加点词“相”“谢”的解释都有误的一项是(  )
A.好自扶将(互相) 阿母媒人(感谢)
B.伯乐学马(察看) 家来贵门(辞别)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辅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道歉)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矣(引盲人行走的人) 多后世人(告诫)
7.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女郎也(似) 距关,毋诸侯(接纳)
B.可体无比(同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余)
C.保民而王,之能御也(没有人)   予左九江郡司马(调动官职)
D.家祭无忘告翁(你的)   奉之繁,侵之愈急(更加)
8.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客(嘱咐) 此吾所以敢性就死不顾汝也(遵循)
B.范增项羽曰(劝说)   十三能织(白色的绸绢)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喜欢) 媵人持沃灌(热水)
D.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吾今为之虏矣(类)
9.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落百余行(鼻涕) 沛公今事有急,去不义(死)
B.暮而果大其财(丢失)   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使……为王)
C.郯子之(类)   寡人虽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灭亡)
D.河曲智叟以应(没有)   沛公欲关中(统治)
10.
下列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哀吾生须臾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B.背负青天而莫夭阏者 何陋有?
C.师道不传也久矣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吾欲南海
11.
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多于南亩之农夫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④梁,吾仇也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⑦痛哉斯言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⑨凌万顷之茫然⑩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⑩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⑩
12.
对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②居则曰:“不吾知也。”③刘备天下枭雄④然则将军之仇报,而见陵之耻除矣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⑥吾不能举全吾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⑦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⑧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⑩戍卒叫,函谷举
A.①④⑥/②③/⑤⑧/⑦⑨⑩B.①④⑥/②③/⑤⑧⑨/⑦⑩
C.①④⑥⑦/②⑧⑩/③⑤⑨D.①④⑥⑦⑩/②⑧/③⑤⑨
13.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八月十三斩于市   销锋镝,铸为金人十二
B.不赂者赂者丧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耶
C.夫夷近,则游者众   受命来,夙夜忧叹
D.皆美于徐公   木欣欣向荣
14.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罔不势象形 故事于世,而备适于事
B.变法者时而化    于今无会
C.蒙故业,遗策    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
D.不如而厚遇之    击沛公于坐
15.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陈涉少时,尝人佣耕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吾孰徐公美  而翁归,自得汝复算耳
C.而吾子之所共适 然谋臣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赢而不助五国也 未得项羽相见
16.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六国各爱其人(让) 罟不入池(细密)
B.彼且奚也(到……去) 无乃尔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
C.如其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命运)
D.其故封具存(记号) 范增目项王(屡次)
17.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夜雪初霁,荞麦弥(视野)  岁不入,请卖爵子(收成不好)
B.壬戌之秋,七月既(看见)  人有苏秦于燕王者(诋毁)
C.彼且乎待哉(什么) 敢用是为怨,又投间蔑污使君(怨恨)
D.秋先陨(接近)    !是何言也!(相当于“啊”)
18.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径庐访成(到……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鱼和肉)
B.吾与之共越国之政(了解) 以手抚膺长叹(坐着)
C.投渤海之尾(兼词,之于) 流连信宿,不觉忘反(住两晚))
D.非利足也,而千里(达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节操抱负的人)
19.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青,…而青蓝 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
B.燕王欲结君 业精勤,荒于嬉
C.君幸赵王 不拘时,学于余
D.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为可讥
20.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钟情如我辈,能忍之乎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B.今项庄拔剑舞   昔先王以为东盟主
C.言之,貌若甚戚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D.客有吹洞箫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1.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子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二虫又何知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过与?
C.鹏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多于南亩农夫
D.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甚善矣,子治东阿也

2.文言文阅读(共3题)

2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之,是社稷,奈何?夫有世之名,必有俗之。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

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也。今吾欲继襄主之,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志也,务以论德而功也。愚者成事,智者睹未,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北中山之地    巡视
B.阻漳、滏之险    属于
C.而功未遂  成功
D.而无强之救兵
【小题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有世之名 高出
B.必有俗之累 背离
C.必有遗俗之牵累
D.简、襄主之壮烈
【小题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   节操
B.有补民益主之业 通达
C.此两者臣之也 分别
D.今吾欲继襄主之事业
【小题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卒世不也  通“现”,出现
B.而往古之勋  继承
C.遗俗之累    承担
D.骜民之怨    听任
【小题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殆无天下之议   考虑
B.非以养欲而志也 使……愉悦
C.务以论德而功也 约定
D.智者睹未迹象
2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往请,欲厚遗,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为公子亦足矣!嬴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然嬴欲就公子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婚姻者,公子之高义能急人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困也!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客往赴秦军,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肉投馁虎,何功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臣不送,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臣救命之秋也。”遂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送公子!”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为”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大梁夷门监者  ②侯生遂上客  ③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  ④胜所以自附婚姻者   ⑤寿侯生前  ⑥如姬之欲公子死  ⑦如姬公子泣  ⑧嬴闻如姬父人所杀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子闻  ② 今公子故过③公子患之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困也  ⑤何功有哉⑥吾固知公子还也  ⑦今日嬴为公子亦足矣  ⑧欲厚遗  ⑨然嬴欲就公子名 ⑩此五霸伐也
A.①②/③⑧/④⑨/⑤⑩/⑥⑦B.①④⑨⑩/②③⑧/⑤/⑥⑦
C.①/②③⑧/④⑨⑩/⑤/⑥⑦D.①④/②⑨⑩/③⑤⑧/⑥⑦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②观公子  ③具告欲死秦军状   ④欲客往赴秦军  ⑤是泣耳  ⑥譬若肉投馁虎   ⑦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送公子  ⑨市人皆嬴为小人  ⑩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A.①②④/③⑤⑧/⑥⑦⑨⑩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⑩D.②⑦⑧/①③④⑤⑥⑩/⑨
【小题4】下列加点词语“乃”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  ②谢客就车  ③此臣救命之秋也  ④侯生屏人间语曰  ⑤嬴夷门抱关者也  ⑥请宾客
A.①③④⑥/②⑤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④/⑥②⑤D.①②/④⑥③⑤
【小题5】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久立其客语/遂公子俱B.公子纵轻胜/今吾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不报谢者D.公子往臣不送/北救赵西却秦
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国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多指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留守在宫廷处理国事。
B.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入阁。
C.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
D.尊号是指加给皇帝或者皇后的称号,意在歌功颂德,赞美他们的文治武功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他先是经过殿试考中了状元,后来被破例提拔,参与国家机要事务,深受皇帝倚重。
B.彭时刚正耿直,力持正理。他时常引据大义,与李贤争论是非;当李贤被陷害时,他也能极力维护,打消了皇上罢免李贤的念头。
C.彭时关心百姓,体恤民生。他向皇上建议实行优待老人制度,并提出了减免税收、革除弊端等一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
D.彭时心怀国政,奉公持正。他在朝三十年,精诚辅政,坚持原则,不向家人透露朝中政事;选拔推荐人才,不让当事人知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
(2)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3.情景默写(共1题)

2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
(3)《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
(4)李煜在《虞美人》中将极度悲伤的情感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一句是:“____”

4.材料作文(共1题)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正在读书求学的你,最应配备哪两副眼镜?请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文言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