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径庐访成(到……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鱼和肉)
B.吾与之共越国之政(了解) 以手抚膺长叹(坐着)
C.投渤海之尾(兼词,之于) 流连信宿,不觉忘反(住两晚))
D.非利足也,而千里(达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节操抱负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2 09:1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①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②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玄纁: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环堵之中 堵:院子。
C.月致羊酒 致:送给。
D.延问得失 延:延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B.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唐时又有新设置。
C.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D.告归,指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古代还表示告老退休的说法有“致仕”、“致政”、“乞骸骨”、“褐”、 “释服”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英学识渊博,却多次拒绝做官。他自幼学贯五经,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推举他出来做官,他都不答应。
B.樊英针锋相对,不惧皇帝的威压。皇帝以朕能生杀臣子来威胁他,他却以天命抗之,甚至暗讽皇帝是暴君。
C.樊英接受诏令,勉强入仕却被人批评。说他为了不做官不惜激怒君王,做官时却又未能献上匡时救世的方略。
D.樊英恭敬谨慎,对妻子礼待有加。生病期间,妻子派侍女来问候,他从床上下来答拜,认为妻子的地位与自己是平等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2)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同类题4

   论积贮疏

贾 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远,何招而不致!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简注)
①管子: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的国相,佐齐桓公称霸诸侯。②屈(jué):竭尽,缺乏。③大命:指国家的命运。④泛(fěng):倾覆,覆灭。⑤卖爵:西汉时百姓可以获得较低的爵位,逢到凶年恶岁时,又可转卖爵位以换取衣食。⑥阽(diàn)危:危险。⑦衡击:横行抢劫。衡,通“横”。⑧畮:同“亩”。⑨廪廪:戒备、畏惧的样子。廪,同“懔”。
(阅读指要)

本文为贾谊写给汉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通过古今对比,来论述有关积贮的重要意义。作者直陈政见,针砭时弊,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情真意切,用心良苦。

(阅读训练)
【小题1】贾谊,又称__________,我们高中阶段学过他的《__________》,其遭际令人感伤,李商隐有“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之慨叹。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用之度(________)    (2)之者甚多(________)
(3)禹、汤之矣(________)(4)怀敌远(________)
【小题3】文章开宗明义,提出“__________”的观点,说明积贮粮食的重要意义;接着对比古今,批陈现实,从而正面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进而提出引导百姓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措施。
【小题4】第三段论述旱灾兵祸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有:(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2)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