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5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十分精妙,请加以赏析。
呈蒋、薛二友
(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
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
C.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
D.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古风•碧荷生幽泉①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残零落。 |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4.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注)。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从字数的角度看,词的体式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依据这个规则,可以判断这首词就属于小令。 |
B.这首词描述的是北方边塞之地,由朔风、雪、画角、塞马等意象可知,这些意象营造出荒凉苦寒的氛围。 |
C.由“三更”到“残星”,即半夜到天欲曙,词人因边塞动荡不安,不能施展抱负而失眠,甚至流泪。 |
D.本词的最后两句,运用视听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突显了边塞特征,意境苍凉而又不失刚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