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注)。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从字数的角度看,词的体式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依据这个规则,可以判断这首词就属于小令。
B.这首词描述的是北方边塞之地,由朔风、雪、画角、塞马等意象可知,这些意象营造出荒凉苦寒的氛围。
C.由“三更”到“残星”,即半夜到天欲曙,词人因边塞动荡不安,不能施展抱负而失眠,甚至流泪。
D.本词的最后两句,运用视听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突显了边塞特征,意境苍凉而又不失刚劲。
【小题2】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2 10:4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苍凉、宁谧、缠绵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B.“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C.这首词是以女子的口吻写成,这位被抛弃的女子在认清现状后态度决绝,当断则断,极富个性。如此烈性女子却不得不忍受情感的变故,使得这首词的词情更为哀怨。
D.词的下阕,纳兰性德用了唐明皇和杨玉环的典故。面对男子的变心,女主角控诉着他的无情:我们曾像唐明皇与杨玉环一样,在骊山有过山盟海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算短暂离别也不能相互生怨。而如今的你如此薄幸,哪比得上唐明皇,生生死死都不忘与杨玉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夙愿。
【小题2】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该词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但现在许多人认为此首词是写爱情的。对此,你怎么看?结合全词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