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等问题。
(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_。

(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等问题。
(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_。
2.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多项选择)


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
2.单选题- (共19题)
6.
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了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和物含量增加 |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
7.
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 |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
C.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
D.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且城市的发展水平低 |
8.
有关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
C.气候条件恶劣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城市的分布 |
D.世界城市多集中在临海边缘地带 |
9.
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将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下列说法不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在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 | B.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已完全改变 |
C.知名度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 D.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
17.
关于中心地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区域内,高级中心地的数目多 |
B.高、低级中心地的职能和服务范围相同 |
C.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相同 |
D.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不同 |
18.
关于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在工业革命后开始的 |
B.影响城市区位的所有社会经济因素将一直起作用 |
C.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会随时代发展发生变化 |
D.宗教、军事等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3题)
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24.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部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区,该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3)城市中各类经济活动支付租金的能力不同,______________的付租能力仅次于商业,所以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形成______________,该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
(4)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是因为____________。

(1)甲图反映的是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部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区,该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3)城市中各类经济活动支付租金的能力不同,______________的付租能力仅次于商业,所以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形成______________,该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
(4)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是因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