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D.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且城市的发展水平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07 12:04: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小题2】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同类题2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小题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D.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同类题3
下图示意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C.人口流动活力减弱
D.京津人口占比下降
【小题2】为缓解压力,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是( )
A.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C.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
D.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同类题4
美、日、德三国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但由于地理历史背100景、经济社会条件等差异,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包括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约2.6亿人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占总人口的83.7%。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仅有2500万人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的较大城市,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有70%3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较小城市中。下图示意美、日、德三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A.日本、德国、美国
B.美国、日本、德国
C.美国、德国、日本
D.德国、美国、日本
【小题2】三国的城市化进程
A.甲国城市化起步最早
B.二战后丙国城市化速度最快
C.目前乙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D.三国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3】与甲国、丙国相比,乙国城市化模式的优势是
A.城市总数量少
B.大城市病不严重
C.小城市数量少
D.城市间竞争小
同类题5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小题2】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