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罗纳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纳河上游出现一次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流经量在短期内从3250m³/秒减少到2450m³/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纳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1970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紧张催生了法国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现在是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纳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消减的自然原因。(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备选答案: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图A)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近几十年来面积都明显扩大。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图B)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引起了世界关注。


(1)分析图A中沙漠扩张的自然原因。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指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归纳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7题)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 B.四月 |
C.六月 | D.十一月 |
A.缺乏分解者 | B.缺少枯枝落叶 |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小题1】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
B.降水较少 |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
D.高温多雨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A.光照较强 | B.风沙大 | C.冬季寒冷 | D.雨水多 |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近年来,黑龙江省正由“北大仓”向“北大商”发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黑龙江省农业布局的特点是( )
A.水稻集中分布在南部林区 | B.北部地区小麦分布面积大 |
C.任意两种作物都有重叠分布 | D.纬度越低,玉米分布越广 |
A.水土流失加剧 | B.沙漠化日趋严重 |
C.气候恶化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特色农产品 |
C.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D.加大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 |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上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A.野外测量 | B.扫描旅游地图 | C.遥感技术 | D.全球定位系统 |
A.![]() | B.![]() | C.![]() | D.![]() |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 B.乙地区—水土流失 |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
A.整体性 | B.联系性 | C.开放性 | D.差异性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
B.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
D.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佥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 |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①GIS技术 ②RS技术 ③GPS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煤种齐全,但以褐煤为主 |
B.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
C.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
D.分布范围广,全省有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由于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 | D.提高煤炭生产量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