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由于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
D.提高煤炭生产量
【小题2】有关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6 05:1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山西煤炭外运(图甲)和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图乙),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山西能源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C三条铁路线分别是大秦线、焦作一兖州一日照线、神黄线
B. 通过A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塘地区的能源需求
C. 可以通过开发利用黄河巨大的水运价值,大力输出煤炭资源
D. 可以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出电力
【小题2】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C.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同类题2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同类题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山西省向全国提供了上百亿吨煤炭,而在山西大地上积存的煤矸石已达12亿吨,形成了300多座大型矸石山,占地约1.667万公顷。读“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
D.开采技术水平高
同类题4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下题。
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是( )
A.煤、气、盐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
同类题5
下列对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